金石永年 | 精品金石碑帖拓片專場
⇪⇪⇪點擊上圖直接進入拍場
拍品預覽
(點擊圖片直接進入小程序參與競拍)
1、《此鼎丙》銘文拓片
尺寸:18X18cm
西周青銅食器。1975年2月岐山縣京當鎮董家村窖藏出土。有此鼎3件,此簋8件。腹內各鑄銘文111字,銘文內容相同。鑄器人爲此,銘文記述了任職膳夫的此得到周王的很多賞賜,此以爲榮耀,鑄器以示紀念,是一篇完整的冊命辭。特別是銘文中所記歷日,年、月、月相、干支四要素俱全,是研究西周曆法的重要資料。此鼎甲、乙兩件和此簋甲、乙、戊、己、庚、辛六器現藏岐山縣博物館,此鼎丙器和此簋丙、丁兩器調藏陝西曆史博物館。
2、西周《此簋甲》蓋銘拓片
尺寸:19X22cm
董家村窖藏青銅器,位於陝西省岐山縣董家村西150米處。1975年2月發現,共出土37件青銅器,計鼎13件、簋14件、壺2件、鬲2件、盤1件、盉1件、匜1件、豆2件等。其中30件銅器有銘文,16件銅器銘文長達一二百字,製作時代由穆王至宣王時。
3、西周裘衛四器之《二十七年衛簋》蓋銘拓片
尺寸:15X23cm
董家村窖藏青銅器
1975年2月,陝西岐山南麓古周原遺址範圍內的董家村一號窖藏,發現了一處周代的青銅器窯藏。窯內出土了從穆王到宣王時不同時期的青銅器37件,其中大部分銅器上鑄有銘文,對研究從穆王以後到宣王這一段西周中、晚期的政治、經濟、法律、土地制度和階級關係等方面的歷史非常重要。特別是恭王時裘衛製作的兩件鼎、一件盉、一件簋,被稱爲“裘衛四器”,是研究恭王時代銅器不可多得的標準器。
裘衛四器裡,衛簋是製作最早的一件器物。衛簋通高23cm、口徑22.6cm、腹深11.4cm。重5.7kg。侈口,圈足,有蓋。蓋冠作圈狀,長舌獸首耳,有珥,下腹微向外傾垂,頸部飾以雲雷紋填地的竊曲紋,竊曲紋之間用獸頭相隔,下有陽弦紋一道;蓋上飾竊曲紋,圈足飾弦紋一道。
4、《十三年壺乙》銘文拓片
尺寸:10X19cm
相關資料見附圖
5、《簋己》銘文拓片
尺寸:15X16cm
相關資料見附圖
6、清末民國舊拓 北齊《李清言報德像碑》整紙
紙,軟片未裝裱,尺寸155*108釐米,略有幾處小洞小裂不嚴重。北齊李清言報德像 《報德寺碑》,燕州釋仙書。康有爲《廣藝舟雙楫·十家》其中正書各成一體者,列爲十家。釋仙爲其一,稱“雅樸莫如釋仙。”。清·王昶《金石萃編》評曰“書法高深,爲北齊傑作。”
7、精拓北齊宋休墓誌一套, 志蓋俱全,好紙良墨,精工細拓,志側刻文,形制少見,石爲近年所出,書法風格與沙丘城相近,上接北朝,下啓隋唐,爲齊隋書法正脈, 書法清靜典雅透着貴氣 志蓋拓片四尺斗方,墓誌拓片用紙四尺整張,墨色部分尺寸68x40釐米。
8、東漢《尹宙碑》整拓
十幾年前拓,軟片未裱,品相如圖,尺寸210×118釐米,市面多爲複製品,此爲十幾年前名家手拓,保真原拓。
全稱《漢豫州從事尹宙碑》,東漢熹平六年(177年)四月立。高192廈米,橫89.6釐米。額篆書"漢豫州從事尹公銘"8字,僅存"從、銘"二字,存河南鄢陵縣孔廟。今廟已改爲鄢陵縣初級中學,此碑位於中學操場。
《尹宙碑》結體內緊外拓,筆畫細瘦圓健,整篇碑文爲隸書,體勢近似楷書,元明以來書家多稱之。字體風格俊逸灑脫,頗具秦小篆之遺風。書法風格工整中透出灑脫,統一中富於變化。行筆一波三折,有金石之氣。結體顧盼有神,若羣鶴起舞,堪稱漢碑中的上乘之作。古代書家給以較高的評價,"無一字不生動,無一字不規矩",《尹宙碑》是漢隸高峰期的碑刻。清王澍評其書雲:"漢人隸書,每碑各自一格,莫有同者,大約多以古勁方拙爲尚,獨《尹宙碑》筆法圓健,於楷爲近。"(《虛舟題跋》)
9、漢摩崖《郙閣頌》整拓一紙,十來年前拓,拓工上乘,尺寸176×160釐米,再過幾年,不知道還能剩下字!!喜歡的朋友不要錯過!!郙閣頌刻於漢建寧五年,仇靖撰文、仇紼書丹,原在陝西略陽縣嘉陵江西岸,現存於略陽縣靈巖寺,記述了漢武都太守李翕重修郙閣棧道之事,書法上,其用筆於圓轉中又增方折,結體內斂,章法茂密,俊逸古樸,大氣磅礴,風格屬於雄壯、朴茂一類,與《石門頌》《西狹頌》並稱“漢三頌”。
10、舊拓東漢《景君碑》碑陰 一開兩面
尺寸:33x29cm
此碑記景君歿後,門下屬之隸慕其德而爲之立碑、服喪、守墓等事。此碑筆畫均勻遒勁,波磔生動而有特色,轉折多呈方形;結體以長方爲主,近篆書形態,但篆書結構遺留甚少,不是篆隸結合的書體,而是少見的漢代長形隸書。
11、清拓《張遷碑》一開兩面
尺寸:31X34cm
《張遷碑》全稱《漢故谷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亦稱《張遷表頌》。東漢中平三年立,明初在東阿鎮出土,現藏於泰安岱廟。
《張遷碑》碑陽15行,行42字,共567字,碑陰刻立碑官吏四十一人名及出資錢數,此碑無撰書者姓名,刻石人孫興。本是由穀城長張遷升任蕩陰令臨走時,由谷城的故吏韋叔珍等四十一人動議集資爲其修建的功德碑,又言“去思碑”。意爲“君別之後,吾等常思之。”碑文記載張遷在榖城任上時,盡職盡責體恤百姓,抗擊黃巾義軍,做到“斯縣獨全”。因此在張遷升任湯陰令時“吏民頡頏,隨送如雲”。故而“刊石豎表,銘勒萬載”。
12、舊拓 漢《史晨碑》一開兩頁
尺寸:45X34cm
《史晨碑》全稱《魯相史晨奏祀孔子廟碑》,靈帝建寧二年(169年)刻,爲記述史晨祭祀孔廟而立,碑陰也刻文,故後人分稱《史晨前碑》、《史晨後碑》。現藏山東曲阜孔廟。前碑全稱《魯相史晨祀孔子奏銘》或《史晨請出家谷祀孔廟碑》等,刻於東漢靈帝建寧二年(公元169年);後碑全稱《魯相史晨饗孔廟碑》,刻於東漢靈帝建寧元年。清楊守敬《平碑記》說:“昔人謂漢隸不皆佳,而一種古厚之氣自不可及,此種是也。”該碑被視爲“八分正宗”,爲後世臨習之範本。前後碑字體如出一人之手,傳爲蔡邕書。此碑與《禮器碑》、《乙瑛碑》並稱爲孔廟三大名碑。
13、節拓北齊響堂山文殊師利般若經一紙,用紙尺寸125×66釐米,左側留白,可考證題跋
響堂山石窟刻經書體以隸書爲主,刻經和其造像,刀法洗練清熟,給刻經錦上增彩,給人一種讀之忘歸、欲走不能的意境。響堂山石窟的刻經及其書法藝術,無論對研究佛教史、佛經刊刻史、書法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清人康有爲在《廣藝舟雙楫》一書中說:“南北朝之碑,無體不備。唐人名家皆從此出,得其本也”,體現出了北碑的魅力。
14、北齊中皇山刻經拓片一節 34X65cm
中皇山,亦名唐王山,在河北省涉縣西北15公里的清漳河左岸,石窟及摩崖位於山腰的蝸皇宮。較早記載此處石窟刻經的是清嘉慶四年的《涉縣誌》:“唐王山......一名唐王 。後唐莊宗伐樑過此,因名。山下舊有北齊時離宮,傳載文宣帝高洋,自鄴詣晉陽,往來山下,起離宮以備巡幸,於此山腰見數百僧行過,遂開三石窟,刻諸尊像,及天保末,又使人往竹林寺取經函,勒之巖壁,今山上經像現存。”三石窟即南、北、中三洞窟,南洞爲修媧皇閣時所毀,故現存的刻經分佈於北、中洞的六壁及洞外的四壁上,洞內刻經保存完好,四壁刻經因雨水侵蝕,石壁局部有水鏽覆蓋。刻經自南而北共6部,依次爲: 一、《佛說思益梵天所問經》,二、《十地經》,三、《佛垂般涅略說教戒經》,四、《佛說盂蘭盆經》,五、《深密解脫經》,六、《妙法蓮華經· 觀世音普門品》。共計 13萬餘字,是保存字數最多的一處刻經,因此有“天下第一壁經”的稱號。由於中皇山刻經沒有明確的開鑿題名,所以歷來對出資開鑿刊刻者存在明顯的分歧。通常認爲經主爲齊宣帝高洋,也有的認爲是唐邕。
15、北齊《武平五年佛造像》拓片
尺寸:68X68cm
16、北魏正光三年青州刺史步壽墓誌一套,出後初拓,志蓋俱全,志爲近年所出北魏墓誌中的精品,典型山東青州地區魏楷風格!墓誌用紙四尺整張,尺寸136×69釐米,留白空間大,可考證題跋!
17、北魏 龍門二十品之《高樹造像記》
(全本,裁剪成20單條)
20X2.5cmX20
全稱《邑主高樹、唯那解伯都卅二人等造像題記 》。正書十行,一行14字。可見一百三十九字,書法峻整勁健。景明三(502)年五月刻。在古陽洞北壁。造像龕位於古陽洞北壁右側,與步輦郎妻一弗爲亡夫造像記爲鄰。龕高94釐米、寬78釐米、深13釐米,主佛結跏趺坐,主佛兩側有二脅侍菩薩,均有背光。此龕完成於景明三年五月三十日。造像記位於造像龕左下方,高40釐米,寬28釐米。記載邑主高樹、解伯都等三十二人的邑社造像,共同祝願仙逝父母及見存眷屬的來生。造像時間於孫秋生二百人造石像記同年同月完工,發願文也大致相同。
18、清拓賈思伯碑碑額
兩開三頁
尺寸:30X28cmx2
《賈思伯碑》又名《賈使君碑》(“使君”是官稱)。北魏神龜二年(519年)刻。碑陰上截有宋哲宗紹聖三年溫益觀跋,稱褚遂良筆法得自此碑;下截刻元惠宗至正十二年丘鎮立碑題記,碑側爲康熙五十九年金一風(兗州知府)移碑廡下題記,以及翁方綱跋。此碑最舊拓本爲明拓,第九行漫漶處文字完好,清拓則較殘泐,近拓已字形全無。有石印本明拓傳世,王孝禹收藏題字,原本今藏故宮博物院。《金石萃編》載:碑高六尺五寸,寬三尺四寸,文共二十四行,滿行四十四字,書法高古,極似《張猛龍碑》。
19、清末民國拓北魏《張猛龍碑碑額》
兩開四頁,12字全
尺寸:41X32cmX2
《張猛龍碑》全稱《魏魯郡太守張府君清頌之碑》。此碑立於北魏正光三年(522年),碑上無撰書人姓名。書體爲楷書。現藏於山東曲阜漢魏碑刻陳列館之內。《張猛龍碑》碑高280釐米,寬123釐米,其中碑身高153釐米,寬87釐米,碑額高44釐米,寬40釐米。碑額三行12字。碑陽26行,滿行46字,末四行爲題名年月,主要讚頌魯郡太守張猛龍興辦學校等功績德行;碑陰12列題名,每列2行至22行不等,共156行,記立碑關係諸人的官名姓氏等。《張猛龍碑》的書法藝術風格,即險絕竣逸,又渾穆雍容;既奇趣靈動,又古樸典雅。通於齊整中求莊和,莊和中求變化,自然流暢,逸氣橫生。該碑是北魏碑刻中最享盛譽的作品,爲精嚴雅正書風的代表。
20、北魏 《孟顯達等造像記》拓片
尺寸:82X49cm
21、北魏 神龜元年胡國寶墓誌
濃墨精拓,紙墨精良,拓工一流,墨色部分尺寸83×50釐米
22、鄭道昭《白雲堂題名》
尺寸:40X34cm
全文是“熒陽鄭道昭白雲堂中解易老也”13字,刻在山前通天洞內的西壁,蒼勁朴茂, 前些年舊拓,道字損的較少。
23、舊拓 北魏《鄭文公碑》
一開兩頁
尺寸:35x33cm
魏《鄭文公碑》,又稱《鄭羲碑》,分爲上、下兩碑,故又稱《鄭羲上下碑》,上碑全稱《魏故中書令秘書監鄭文公之碑》,下碑全稱《魏故中書令秘書監使持督兗州諸軍事安東將軍兗州刺史南陽文公鄭君之碑》,傳爲北魏書法家鄭道昭於永平四年(511年)撰刻的摩崖刻石、楷書書法作品。現上碑在山東省平度縣天柱山,下碑在山東省掖縣(現萊州市)雲峰山之東寒洞山。
24、北魏皇族元禹墓誌一紙,近年所出,紙墨精良,拓工上乘,軟片未裱,品相如圖,用紙四尺斗方!該墓誌結體遊活,用筆自然天真,雖有界格,卻無拘無束,刻畫自由,橫畫寬結,有平城體之遺風!
25、隋釜山石窟之碑一套,紙墨精良,拓工上乘,字口清晰,軟片未裱,品相如圖,尺寸185×108釐米×2張,碑在七八年前封鐵護欄如圖,喜歡的朋友不要錯過!碑在南響堂山石窟第二窟門外,1985年至1986年期間清理南響堂寺石窟下層積土在工作中發現,乃隋鄴縣功曹李洪運和沙門道淨所立重修碑,碑文刻於石窟入口左右的兩龕中,並且是磨平龕內所刻,自左龕向右龕連續刻成。碑額篆書,"滏山石""窟之碑"六字。碑文楷書左龕十行、行十七字。右龕十行、行十六字。每個字大如拳、剛勁有力,可謂不可多得的大字碑刻!記載了武帝滅佛和隋初復法等事件。
26、寶山萬佛溝隋刻塔頌一紙,十幾年店主手拓,石在寶山靈泉寺萬佛溝,曾多次出版,山高路險,拓之不易,識者寶之!!左上角德字處有撕裂如圖,整體尺寸137×26釐米,右側及下部留白,可考證題跋
27、唐 李邕《麓山寺碑》一開
一開兩頁
41x33cm
《麓山寺碑》立於唐開元十八年(730年),李邕撰文並書,因文、書、刻工藝兼美,故有“三絕碑”之稱。《麓山寺碑》作爲李邕的代表作,在唐楷中佔有一席之地。
28、舊拓 唐 歐陽通《道因法師碑》
一開兩頁
尺寸:29X36cm
《道因法師碑》全名爲《大唐故翻經在德益州多寶寺道因法師碑》,唐龍朔三年(663)鐫立,現存陝西西安碑林,是歐陽通的代表佳作。歐陽通楷書雖出於父,但卻寫得更瘦硬,更勁挺,特別是主筆橫畫在收筆時末鋒飛起,富有濃重的隸意,這在此碑帖中多有體現。此碑書法筆力遒健,險峻瘦怯,但鋒芒棱角太露,這既促成了歐陽通書法的多鮮明特色,也帶來了其另一方面的侷限,即"少含蓄之趣"(楊士奇)。清何紹基稱此碑"險勁橫鐵,往生育突過乃翁"。故臨習此碑既要掌握歐陽通楷書點事謹嚴清勁、結字雅正、取勢多端的特點,又要防止其用筆過於生硬尖銳、字形過分扁平傾倒等問題。
29、舊拓 唐《顏家廟碑》五種(各一開)
尺寸不等
《顏家廟碑》,全稱《唐故通議大夫行薛王友柱國贈秘書少監國子祭酒太子少保顏君碑銘》,系顏真卿爲其父顏惟貞刊立。建中元年(780年)六月撰文,十月又撰書《碑後記》 ,時年72歲。碑石高338CM,寬176CM, 四面刻,陰陽兩面各24行,行47字;碑側各6行,行52字。李陽冰篆書額,3行6 字,陰額題名10行,行9字。當時正是顏真卿躊躇滿志之時,書法風棱秀出、精彩紛呈,爲顏真卿 晚年書法藝術的代表作,與李陽冰篆額,世稱“雙璧”。
30、舊拓 唐 顏真卿《臧懷恪碑》
一開兩頁
尺寸:30X35cm
顏真卿《臧懷恪碑》,亦稱《唐故右武衛將軍贈工部尚書上柱國上蔡縣開國侯臧公神道碑銘》,顏真卿撰文並書,全碑通高三百三十七釐米,寬一百八十釐米,共二十八行,每行十四至六十八字不等。碑原在陝西三原縣,一九八零年移置於西安碑林。
此碑無立石年月,《集古錄》作“開元十二年”,葉奕苞《金石錄補續跋》以爲“廣德元年十月”,朱關田《中國書法全集》第26卷《顏真卿》考爲“大曆七年 (772年)”。從朱說。又, 據《關中金石文字存逸考》載:“此碑雖出魯公手筆,而腕力較弱,似遜他碑。碑內有題字一行,說翰林院待詔、光祿寺卿李秀巖模勒,乃知此碑筆力之弱,實由模勒之故,論書者不可不知也。”
31、清拓 唐《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一開2面
33X39cm
唐紀王李慎刻《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這個碑是唐上元元年674年一月六日,碑主邢州刺史紀王李慎撰文刊刻的安樂寺《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石經碑。李慎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子,被封爲申王,後來改封爲紀王,兼任了澤州刺史、貝州刺史、荊州都督,其治所在邢州
32、唐人寫經殘片(兩種)
尺寸:長 27 x 寬 6 釐米 + 長 26 x 寬 4 釐米
33、宋 蘇軾撰並書《滕縣公堂記》整拓,原石原拓
墨拓部份尺寸:177X76cm
宋神宗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蘇軾任徐州知州期間到所轄滕縣視察了知縣範純粹(范仲淹四子)修葺一新的縣衙的公堂吏舍,揮筆寫下了著名的《滕縣公堂記》。同期並寫下《滕縣時同年西園》一詩。君子之仕也,以其才易天下之養也。纔有大小,故養有厚薄。茍有益於人,雖厲民以自養不爲泰。是故飲食必豐,車服必安,宮室必壯,使令之人必給,則人輕去其家而重去其國。如使衣食菲惡不如吾私,宮室弊陋不如吾廬,使令之人樸野不足不如吾僮奴,雖君子安之無不可者,然人之情所以去父母捐墳墓而遠遊者,豈厭安逸而思勞苦也哉!至於宮室,蓋有所從受,而傳之無窮,非獨以自養也。今日不治,後日之費必倍。而比年以來,所在務爲儉陋,尤諱土木營造之功,欹仄腐壞,轉以相付,不敢擅易一椽,此何義也?滕,古邑也。在宋、魯之間,號爲難治。庭宇陋甚,莫有葺者。非惟不敢,亦不暇。自天聖元年,縣令太常博士張君太素,實始改作。凡五十有二年,而贊善大夫範君純粹,自公府掾謫爲令,復一新之。公堂吏舍凡百一十有六間,高明碩大,稱子男邦君之居。而寢室未治,範君非嫌於奉己也,曰:「吾力有所未暇而已。」昔毛孝先、崔季珪用事,士皆變易車服以求名,而徐公不改其常,故天下以爲泰。其後世俗日以奢靡,而徐公固自若也,故天下以爲嗇。君子之度一也,時自二耳。元豐元年七月二十二日,尚書祠部員外郎直史館權知徐州軍事蘇軾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