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廈事件啟示:兩岸火藥庫須降溫

俄烏戰爭於2月24日正式屆滿2年,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偕同義大利、加拿大和比利時等國領謝參加週年活動發表談話,宣示俄國總統普亭「絕對會輸到一無所有」,儘管烏軍近來在戰場上屢遭挫敗。路透

俄烏戰爭打了兩年,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公開承認烏軍陣亡人數達三萬多人,約爲全國總人口數的千分之一。不論這個數字是否低估,死了三萬多人的背後是有數十萬個家庭的破碎,而俄羅斯當然也好不到哪裡去。這說明戰爭絕對無贏家,除滿足獨裁者的野心私慾外,人民生活塗炭,土地遭受嚴重蹂躪,似乎都不是發動戰爭者所在意的。而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死了這麼多人,普亭、澤倫斯基,甚至拜登,有因此建立了歷史英名嗎?

由死了幾十萬人的戰爭,來看金廈海域發生的大陸漁船越界捕撈,因躲避我方海巡隊查緝而翻覆的意外事件。二名大陸漁民死亡,卻造成兩岸間的敵意對峙升高,其實十分荒謬。

生命可貴,更無貴賤之分。對於二位大陸漁民的死亡,我們當然都以悲憫的心情來看待。但若因之引發衝突,甚至戰爭,可能造成的傷亡災難就遠大於此了。

然而歷史上重大的衝突戰爭,導火線往往都是一件小事。盧溝橋事件是因日方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守城的國軍部隊拒絕,因而引發日軍砲火攻城,而讓整個中國陷入戰爭煉獄。二二八事件也是因查緝私煙進而造成暴動引發全臺動盪,因之受難者更不計其數。

但戰爭之所以會發生,絕對不僅是單一事件引起。如果不是有個火藥庫,那條導火線本身燒完就沒事了。所以,在大陸漁民死亡的事件中,比起去指責海巡署是否執法過當,或質疑大陸漁民越界捕魚的動機不單純等,更重要的是兩岸之間對此事件必須建立共識,那就是讓漁民死亡僅止於單一不幸事件,雙方都不要借題發揮,而將衝突升高。

大陸與臺灣僅隔個臺灣海峽,兩岸船隻往來發生衝突的機會絕對難以避免,對於未來可能再度發生的類似意外,建立協商的機制刻不容緩,因此兩岸之間不能不溝通對話。

所謂「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草」,重點絕不是那根草有多重,可以將駱駝背壓垮,而是駱駝已背了千斤負荷纔會不堪再一壓。因此,兩岸都必須共同努力,將彼此間的敵意降低,讓火藥庫降溫甚至完全拆除,未來纔不致於因小小的衝突引發不可收拾的大災難,這纔是共謀兩岸人民幸福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