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三O染疫 業務全衰退

金融三業國際業務情況

新冠肺炎加上美國聯準會縮減購債規模,讓銀行、保險及證券國際業務同時衰退。金管會17日公佈,銀行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因疫情造成放款減少,加上淨利息收入與投資收益縮水,2021年稅前獲利新臺幣901.3億元,較前一年衰退逾13%。

證券業的國際證券分公司(OSU)則因爲美國去年第四季開始縮減購債規模,及美債利率上升,券商減少債券部位、規避風險,投資收益減少,2021年OSU稅前獲利5,299萬美元(約新臺幣14.67億元),比2020年衰退逾71%。

最慘的還是需要境外客戶來臺投保的壽險國際保險業務分公司(OIU),因爲新冠肺炎的邊境管制,境外旅客難以來臺觀光,壽險OIU在2021年僅有四件新契約保單,保費210萬美元(約合新臺幣5,815萬元),保費比前一年衰退近88%,且某一家壽險公司因爲提列呆帳,去年OIU是虧損11.9萬美元。

金融三業的國際業務是金管會多年前金融進口替代政策之一,即擴大開放銀行、保險及證券業承作境外外幣業務,賺外國人的錢,提升金融競爭力。

由於開放較早、業務成熟,三O中每年都是銀行的OBU獲利最高,目前共有36家本國銀行及23家外銀有OBU,但近二年因爲疫情造成美國降息,海外放款風險升高等因素,據銀行局統計,2021年OBU放款餘額爲新臺幣2兆1,776億元,比2020年底少612億元,存款2兆8,922億元,則增3,135億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分析,放款減少,加上降息,OBU淨利息收入減少,加上OBU的投資淨收益也減少,造成2021年OBU稅前獲利衰退逾13%。

以國外債券投資操作爲主的OSU,目前共有19家券商獲准經營,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表示,去年因爲債券利率較2020年上揚,債券投資收益下降,券商也因爲要避險,降低債券部位,因此營業規模降到1,640億美元,同比衰退4.2%,稅前獲利則少逾71%。

而必須以非臺灣人、無臺灣居留權爲保戶的OIU,去年僅新光人壽一家有賣出四張保單,現僅剩九家壽險公司還有OIU有效契約,共842張保單,比2020年少逾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