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存股族當心!德銀信用違約激升 臺灣5大金控踩雷

歐美銀行危機連環爆。(示意圖/shutterstock)

理論上升息對金融業有利,但3月以來,從美國、瑞士,到德國大行連環爆雷,全球金融類股走勢頻頻下探,市場人士擔憂「雷曼時刻」重現。(圖/財訊提供)

烽火連三月。根據《財訊》報導,儘管本月美歐財政部緊急處理了矽谷銀行(SVB)與瑞信(CS)風暴,卻沒想到因瑞士央行爲救瑞信,強行註銷瑞信AT1債券,反而拖累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永續美元債(Perpetual USD,又稱可可債)評價急跌,連帶導致德銀信用違約交換(CDS)成本飆破200點、股價暴跌。

金融巨擘連環爆,市場衆說紛紜,一說是避險基金的有心誘空,引發市場不理性的拋售,但也不免擔心,會不會是下一個「雷曼時刻」的重現?

《財訊》報導指出,相較於瑞信主要客戶爲產油國家及私人銀行富豪,德銀不只是德國第一大銀行、更是全世界最大外匯交易銀行。雖曾因不當銷售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MBS)引發次貸風暴,又因洗錢、資助恐怖分子、重罰等負面訊息衝擊而虧損連連,但至今仍是全球銀行與法人機構的主要外匯交易對手,其主要股東有基金公司東方匯理(Amudi)、領航(Vanguard)、挪威退休基金、高盛、美銀集團等。

臺灣光前5家金控就持有德銀逾千億元臺幣的債券,一旦德銀真的發生信用違約,牽連性難以想像。

也因此,《財訊》分析,德銀髮動數波重整。2016年,德銀市值一度不及臺灣國泰金控,2020年時德銀股價再跌至谷底,股價最低時僅5美元,至今分析師也還是給予德銀「劣於大盤」的評價,但這家德國銀行營運面上可能已經走出陰霾。

受惠於歐洲升息與撙節成本,德銀去年獲利創15年新高,主因爲從2019年所實施大規模的重整計劃,包括裁汰據點、裁員數千人、轉爲聚焦歐洲市場。德銀在2020年轉虧爲盈,2022年營收攀升至272億歐元,全年淨利達50億歐元,較上年大增159%。

《財訊》也發現,重整期間,歐洲央行也不斷要求德銀去槓桿、強化資本水準,以降低融資風險。今年初德銀執行長索英(Christian Sewing)表示,「德銀已不需要ECB提醒控制風險。」因爲根據2022年底,德銀財報普通股一級資本比率(CET1)爲13.33%,流動性覆蓋率爲142%,淨穩定資金比率則爲119%。

分析師認爲,從這些數字來看,應該沒有理由擔心德銀的償債能力和流動性。再加上爲了因應市場動盪與激升的CDS,德銀本週也贖回了部分次順位債券。3月27日,德銀5年期CDS 暫未再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