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狂飆創歷史新高,有人幾年前買的“一口價”高價金終於解套了
黃金飆漲讓不少當年買了“一口價”黃金的消費者欣喜,感嘆當時買虧了的現在不但回本還賺到了。
國際金價13日大漲創歷史新高後,國內多家金店在14日上午已調整了黃金零售價格。記者上午諮詢各大金店瞭解到,周生生足金飾品的價格已探高至每克907元,周大福、六福、老廟等品牌目前足金每克905元;而隨着金價飆升,投資類金條的價格也水漲船高逼近800元/克。
消費者張琪在幾年前金價尚在4字打頭時入手過一些黃金飾品。她告訴記者,當時只是關注網上說黃金大漲,隨後趁着回調時去金店買了一些。買的時候並不太懂首飾和金條的區別,聽了櫃姐的介紹,覺得一些手鍊耳環好看就買了,“沒經驗,純粹看顏值,於是就買了一口價的3D黃金。”
記者瞭解到,目前國內黃金飾品主要有兩種計價方式:目前店內黃金首飾的計價主要分爲“按克計價”和“一口價”兩種方式。“按克計價”黃金,通常在克重價格外,還需收取一定的加工費。而“一口價”黃金飾品因爲採用了特殊工藝,在顏色、造型上更加美觀,因此,“一口價”黃金飾品的每克單價往往比“按克計價”的黃金要高。
張琪買的是後者,她後來搞清楚了算了一筆賬,“我這個一口價摺合克數的話等於一克要六百多元。”
在中消協發佈的《2023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中,曾點名“黃金珠寶首飾”及“一口價”黃金投訴。中消協表示,關於“一口價”黃金的投訴主要在:“一口價”黃金計價模式不透明,經營者在銷售時故意隱瞞黃金首飾克重或置換限制條件等,存在誘導消費、價格欺詐等問題。
當時覺得自己買虧了的張琪也後悔被宰,不過她倒是挺看得開,“吃一塹長一智。這個得兩說。你去金店去看就會發現,看中的、好看的基本都是一口價產品,那些按克數算的產品設計都挺土 。我當時出於佩戴需求所以選擇了顏值。現在如果真的是要從保值投資方面考量我可不會買這類裝飾類的黃金產品。”
不過,當年買在高位的張琪目前已經“解套”。隨着國際金價一路上漲,她不久前去金店諮詢,發現回收金價已經高於她早前買的一口價價格。在櫃姐的建議下,她把自己當時買的金飾置換了更大克數的項鍊,“人嘛,喜新厭舊,戴幾年就厭了,就換一個新的戴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