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首個工作日,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建設一派忙碌景象~
新春伊始,萬象更新。春節假期後的首個工作日,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正加快推進。
以有效投資擴內需,以創新驅動促轉型,重大工程建設既是穩增長的“壓艙石”,也是惠民生的“強支撐”。奮進新徵程,拼搏向未來,各地區各部門以實幹開新局,共同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編 者
山西吉縣——
古賢水利樞紐建設全面推進
2月5日中午,在山西臨汾吉縣的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工地,現場一派忙碌景象。晉陝大峽谷之間,黃河緩緩流動。對岸的一處山頂,插着一面作爲標識的紅旗——未來,古賢大壩壩體將矗立在這裡。
施工現場,挖掘機正開足馬力平整施工道路,水泥罐車來來往往。一輛罐車駛進道路東側的洞中,水泥傾瀉而下,工人們正忙着推平路面。這是導流洞出口施工支洞,正在鋪設路面。
古賢水利樞紐位於黃河中游北幹流河段,兩岸分別爲吉縣和陝西宜川縣,是“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之一。該工程是黃河水沙調控體系的核心工程和國家水網的重要節點工程,也是繼2001年小浪底水利樞紐建成以來,黃河干流上又一項重大骨幹水利樞紐工程。
據瞭解,古賢水利樞紐可研批覆總投資約615億元,建成後將爲小浪底水庫調水調沙提供後續動力。同時,工程將極大改善晉陝兩省23個縣(市、區)、27個工業園區和約685萬畝灌區的水源條件,有效緩解供水區水資源供需矛盾。此外,工程還能提供大量清潔電力,有力優化黃河兩岸的能源結構。
“古賢水利樞紐大致可分爲3個階段,爲期9年半。2025年,準備期工程全面啓動,預計今年3月底導流洞支洞完工。”黃河古賢水利樞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戰鋒介紹,爲了從65公里外的山西河津市運輸工程所需的砂石骨料,工程將開鑿一條64.75公里長的隧洞,在洞里布設一套世界最長、國內規模最大的皮帶機運輸系統,預計今年年內啓動。
春節假期過後,三晉大地從南到北,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全面推進。古賢水利樞紐和中部引黃工程春節假期不停工,萬家寨引黃北干支線工程1月項目建設永久徵地手續全部辦理完成。截至1月底,古賢工程、“七河”“五湖”生態保護與修復、小浪底引黃二期等11項2025年重點項目已開工9項,計劃完成總投資71億元。
山西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山西全省範圍防洪能力提升、灌區建設改造、中部引黃、古賢水利樞紐等9項省級重點水利工程完成投資超過68.68億元,完成率112.43%。2025年,山西將加快推進現代水網建設,加速省級骨幹水網建設,提速市縣配套水網建設,打通供水“最後一公里”。
|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