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委外報告指大學雙語化課程一半未達標 校方一看揭盲點
教育部則委託英國文化協會擔任計劃諮詢輔導顧問,由協會邀請專家學者,去年至十六所重點培育學校、學院,以訪談和觀課等方式瞭解執行成效,發現五成課程未全然符合EMI定義。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審計部公告一一二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覈報告,教育部推動大專校院雙語化學習計劃,補助學校投入EMI全英語授課。教育部則委託英國文化協會擔任計劃諮詢輔導顧問,由協會邀請專家學者,去年至十六所重點培育學校、學院,以訪談和觀課等方式瞭解執行成效,發現五成課程未全然符合EMI定義,但學校不盡然認同,認爲評鑑只看語言是畫錯重點。
觀課調查發現,九成教師都具專業英語能力,約七成教師英語能力更達CEFR C1或C2等級,但八十堂EMI課程中,四十一堂課、佔比達五成課程未全然符合EMI定義。報告指出,教師「講課」佔據課程多數時間,反而缺乏師生雙語互動,恐無法瞭解學生學習情形和語言能力。
致理科大應用英語系講座教授陳超明指出,EMI課程關鍵在教學策略要改變,以學習者爲中心做互動探索、問題導向的學習,如教師拋出問題、引領學生操作,若只強調課堂說了幾成英語是畫錯重點。
陳超明談到,大學教授可能是很好的學者,但不一定都能成爲優良教師。推動EMI課程以來,多會看到部分教授直接將原中文課程改用英語敘述,確實是最輕鬆省事的作法,但若教學模式未改,「課堂講中文都沒人聽了,還期待講英文有人聽?」教師應增能,學習妥適利用教學策略。
雙語標竿大學、臺師大副教務長劉宇挺指出,肯定報告的價值,但觀課定義不免有些欠缺,太強調語言層面,反忽略了教師現場使用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劉宇挺指出,簡單概念可用口頭表述,但當解釋複雜的概念,教師就必須搭配問答、作圖等讓學生容易理解,代表藉由適當的教學策略可稀釋語言的影響,因此完善的EMI課程應同時兼具語言面與非語言的輸入,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但政大財政系教授吳文傑也評估和臺灣教育界普遍文化相關,在一般中文授課課程中也多是由教師授課、與學生互動較少。文化使然下,臺灣學生用中文都不太想參與討論,並非全然是語言使用所致。
但吳文傑也說,過去規劃課程時,就先將學生設定爲課堂發言主體,每次上課都有近五十人蔘與討論,參與討論的學生會得到額外加分,先對學生提出誘因。建議大學教師可以找到優化教學方法,鼓勵學生投入課程參與、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