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鄭英耀:談大學因材施教 打造國際競爭力 透過品保發展特色

▲教育部鄭英耀部長。(教育部提供)

【採訪撰稿.遊光昭、許嘉寶、俞子翔】

新任教育部長鄭英耀於今(2024)年5月20日就職。面對臺灣高等教育的少子女化、特色發展、國際攬纔等議題,大學端該如何因應?臺灣未來的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將朝什麼方向發展?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簡稱高教評鑑中心)又該如何協助促進並確保高等教育品質?本期評鑑雙月刊邀請教育部長鄭英耀分享其對於未來高等教育發展的見解與期許。

建立大學校院特色 透過因材施教讓學生適性發展

談起建立大學特色的重要性,鄭英耀認爲建立特色需從學生端談起。他提到,「我們必須體認每一位學生都存在着個體差異,而教育的目的即是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適性發展,這是最基本的因材施教概念。」他認爲當每一所學校皆發展出各自的特色亮點時,學生就可以依據學校的辦學特色去選擇,學校也能夠透過多元的方式招生取才。「事實上,我們的大學入學管道十分多元,包括申請入學、繁星推薦、特殊選才,以及分科測驗等。我們透過這些多元管道協助孩子進入適合的學習發展環境,並且替學生打造一個可想像的美好未來。」

鄭英耀以其擔任國立中山大學(簡稱中山)校長時校內的特殊選才制度爲例,「在我初任中山校長時,學校還沒有透過特殊選才入學的學生,當時有一位高中生在文學上才華洋溢,底蘊深厚,甚至獲得市級文學首獎,我認爲這時學校應該極力爭取,而不要以他的學科成績作爲考量。」透過持續推動至今,中山每個系所都有1至2名的特殊選才名額。他認爲除了制度的建立外,這也是一個觀念改變的過程,鄭英耀強調,「一個制度如果它真的有創新性,而且立意良善,我相信大部分的學校會尊重製度,進而帶來正面的效果。」

▲教育部鄭英耀部長(右)與高教評鑑中心遊光昭執行長(左)。(高教評鑑中心提供)

推動國際化 打造具備競爭力的學習環境

另一方面,由於臺灣沒有太多的天然資源,「我們必須透過人才與世界競爭,產業即是最直接的反映方式」,鄭英耀建議學校在自我定位及發展特色時,可以參考國內外產業趨勢。他以中山發展雙語學習與國際化作爲特色爲例,「我當時看見各產業都在進行全球佈局。以臺積電爲例,臺積電除了臺灣之外,亦在日本熊本、美國亞利桑那州及德國薩克森邦等地設廠,吸引了許多優秀的人才,創造了一個世界性的品牌。而因爲半導體及ICT的帶動,其相關的產業不管是材料、IC設計、製程封裝到末端的被動元件等,也都在進行全球佈局。」這是一股不可忽視的趨勢,更凸顯了雙語教育與國際化的重要性。

基於此,時任中山校長的鄭英耀於108學年度時召開「一、二級主管共識營」,用「世界咖啡館」的模式,討論訂定校務發展重點及目標,並於110年度開始推動「全英語教學精進實施計劃」。該計劃系以十年、分三階段進行,鼓勵各系所開設EMI課程及學位學程,增聘具國際教學經驗及能力的師資,以及對於EMI專班開班費及課程經費、專精外語行政人力進行補助等。

此外,有大量的外籍教師在校園互動,會開始活絡與增進校園國際化的氛圍,鄭英耀進一步說明中山發展國際化特色的經驗,「現在中山的理學院、管院、工學院從大一開始就有全英語班,海科院三個系中有兩個系已經有大一的全英語班。」他強調,「我們當時因爲很清楚論規模、品牌及研究能量,中山都不可能一夜之間超越國內的臺清交成四所頂尖大學,於是透過發展雙語學習特色走出自己的路。」

教育部自107年度起,推動「教育部協助大專校院延攬國際頂尖人才實施計劃」(簡稱玉山學者計劃),支持大學發展國際化,提升研究及教學的品質,以打造有競爭力的學習環境。鄭英耀認爲,國際攬才的重點在於這位學者是否具備足夠的學術影響力,以及臺灣是否需要具備該領域專長的人才。因此,提供國際頂尖人才具吸引力的薪資待遇、相對應的資源與硬體設備,能提升國際學者來臺任教的意願;另一方面,給予大學國際攬才更大的彈性、有效率的審查機制、建立人才資料庫等,都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教育部自107年度開始推動「教育部協助大專校院延攬國際頂尖人才實施計劃(玉山學者計劃)」,圖爲113年玉山學 者計劃新師營活動現場。(高教評鑑中心提供)

以學生爲本的高教發展策略

鄭英耀認爲人才的培養絕對不在一朝一夕,目前臺灣人才的育成源自上一波的教育改革,透過教育先進及各界的努力,才能夠使臺積電與半導體產業成爲臺灣的護國神山,並且對世界的產業有所貢獻。他說道,「這些人才90%都是由我們自己在地培養,表示我們至少在某一區塊的人才培育方向是正確的。」在少子女化的趨勢下,他認爲學校必須因應學生來源的不同,而建立不同的定位。對於大學的概念也必須要打破過去的迷思,只要學校的定位夠明確,不論是學校單科專門化,或是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合併都是有可能的,但是關鍵在於所有推動的解決方案,都應以確保學生學習品質爲目標,以「公私並」爲例,他認爲「公私並」的重點不在「合併」,而是在於「學校爲什麼要合併?」、「合併後想做什麼?」;又如,普通大學與科技大學的合併,若是將學生的學習品質當作第一優先考量,讓新世代的學生在學習上有更多選擇,而且生涯發展、資源能更豐富的話,應該樂觀其成。重點是學校的核心特色應該被凸顯,不需要人云亦云地去追求相同的標準,而是按照學校自己的定位與能量發展。

強化內部品保 引導學校發展特色

鄭英耀以「守門員(gatekeeper)」形容高教評鑑中心所擔任的角色,並認爲評鑑的關鍵在於評鑑委員。「委員如果對校務有一定程度的瞭解,且在學術上有一定的聲望,爲學校把脈所提出的建議就會有價值。」因此,委員的遴選應透明專業,由領域中最適合的人來擔任;而委員的培訓則攸關於其對評鑑與各類指標的瞭解,以及是否有引導學校發展特色之觀念。

重視大學的內部品保機制已是當今國內外趨勢,這是大學發展特色化的重要環節。鄭英耀認爲,規劃未來高教品保的圖像,可以持續引導學校強化其內部品保機制,從自身的定位與特色及所具資源,透過校務研究的主題與趨勢分析後,結合教育部高教深耕計劃所提供的大專校院分析報告,來讓學校瞭解其在全國同等類型學校中的相對位置及其優劣勢,進而評估自身的整體量能,衡量是否投入資源發展其強項或扶持較弱勢的系科,形成學校的重點發展院系與方向,以確保學校能正視自己面對的挑戰,找到對的因應路徑。另一方面,高教評鑑中心也可以與國內其他專業學門的品保機構有更多的連結與交流,期能發展出展現學校領域、學門特色與校務發展密切結合的品保機制,若能做到這樣,相信評鑑能發揮其影響力,並提升品質的鑑別度,協助學校發展特色,達到激勵學校辦學及預警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