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央視停播《上甘嶺》,這部有歷史虛無、個人英雄主義的電視劇

如果讓你來構思抗美援朝題材的電視劇,你會怎麼安排?

是復刻真實慘烈的戰爭場景,還是着眼戰士們的前仆後繼的精神?

有這麼一個韓國的導演,他就打算另闢蹊徑,從其他角度入手。

他參與執導的《上甘嶺》電視劇裡的士兵,在抗美援朝時期,打起了橄欖球。

這部極具歷史虛無主義和個人英雄主義的電視劇,很難說能代表得了抗美援朝。

01、歷史虛無主義

這部電視劇拋開故事線不談,其中的一些細節實在經不起推敲。

整部電視劇的走線很清楚,目的是爲了還原《上甘嶺》戰役的一些場景。

但是上甘嶺戰役是抗美援朝裡的一段,實際上能發揮的地方並不多。

所以導演爲了能跟上電視劇的故事安排,就必須自己安排一些其它劇情把故事線鋪開。

然而,這樣拉長故事線,就容易出現不合理的劇情,從而起到反效果。

其中一段劇情不能說不合理,只能說很有想象力。

電視劇剛開始的時候就給觀衆來了個大的。

我們的段顯峰段參謀,一個沒有多少實戰經驗的幕後人物,抱着機槍要打飛機。

這可不是一般的飛機,這是個帶着炸彈的轟炸機。

你猜猜看段顯峰是怎麼做的?

嘴裡喊着“別跑!你有本事下來!”然後抱着機槍就衝上去了。

摔了一跤之後也不檢查一下,彈匣都摔掉了,懷裡揣着光桿槍瞄準就要射擊。

要不是美軍接到了撤退的命令,估計一顆炸彈下來,咱的參謀長就老實了。

網友們看多了“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劇”,估計還是頭一次看到“槍打飛機的抗美神劇”

當然,有意思的細節不止這一點,後面還有更神的。

真實的上甘嶺戰場可謂殘酷至極,但是電視劇裡卻顯得較爲“悠閒”。

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上甘嶺戰役,可以說是雙方炮轟不間斷的一場戰鬥。

一共一個半月的時間,雙方傾瀉了約230萬顆炮彈。

就在這樣嚴酷的場景裡,抗美援朝的軍隊竟然可以用電話跟別人聯繫。

且不說戰況嚴峻的時候一秒五六發炸彈朝你飛過來,光是電話線就肯定被炸斷了。

當然,最被網友詬病的就是名場面“橄欖球戰術”。

我不覺得在一場持續了43天的嚴酷戰鬥中,能抽出時間打橄欖球。

並且這之後的坑道戰術的思路也來自於橄欖球比賽。

實際上是怎麼樣的呢?

坑道戰術,是啓發於防炮洞,因爲確實有效果,後續才演變成了坑道。

如果一場橄欖球比賽就能發揮這麼大的作用,建議以後打仗期間多辦籃球賽,足球賽。

不僅僅是經不起推敲的歷史虛無主義讓人帶入不進去。

讓人受不了的還有和抗美援朝背道而馳的“個人英雄主義”。

02、個人英雄主義

抗美援朝不像《復仇者聯盟》,一個人就能打一大片人。

真正的上甘嶺戰役是用無數志願軍用身軀換回來的勝利。

但是《上甘嶺》電視劇呈現出來的效果卻和實際情況大相徑庭。

在這裡問一下,有多少觀衆是看到段顯峰抱機槍準備掃飛機的時候就不看了的?

這裡就是第一個嚴重的個人英雄主義的部分。

中國志願軍是極其有組織有紀律的隊伍。

不允許也不可能讓一個參謀去掃飛機,更別提私自行動。

放在實際戰場裡,這就是嚴重地違反軍紀,不可能是一個合格的參謀會幹出來的事。

當然,他可不是一般的參謀,他是“有功的參謀”。

他不僅敢一個人和戰鬥機打,他還能在像《血戰鋼鋸嶺》裡的主角一樣拯救戰友。

但是他可比《血戰鋼鋸嶺》猛多了,他一個人就能摧毀一輛坦克。

要不是電視劇名字叫《上甘嶺》,我還以爲是國外導演執導的“爽劇”呢?

不對,好像確實是韓國的導演導演的抗美援朝......

其實這種電視劇最難拍的一點就是“以小見大”。

你難免會有像“李雲龍”一樣的主角出現,在危急時刻力挽狂瀾。

但是不能把筆墨過多地揮灑在這個人身上。

戰爭是無數人的戰爭,而不是“某一個人的武林”。

到現在一共17集了,段顯峰依然像一個“超人”。

沒有他解決不了的問題,沒有他預料不到的場景。

段顯峰加上一個“偏愛段參謀”的秦基偉,直接把《上甘嶺》拍成了《兄弟營》。

有這倆人在,好像不管手裡有多少兵,最後都能打贏一樣。

其中有一段讓人非常費解,就是段顯峰給炮兵指揮翻譯手冊。

都開了幾輪炮了,炮兵指揮還不會用炮,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但是這段劇情也有它的用意——凸顯段顯峰高材生的身份。

在和美軍交戰的時候,肯定會有繳獲一批美製武器的情況。

所以當時的部隊裡基本上都有一個翻譯官,站在指揮位置上的人也多少懂點原理。

而一個炮兵指揮擺弄着英文手冊,段顯峰恰好給他翻譯一下,這段劇情尤其生硬。

03、藝術成分合理性

翻拍抗戰題材的作品,實際上一直都很難把握好藝術成分佔比多少合適。

要是把主角安排得太弱,觀衆看得心裡憋屈,也不舒服。

要是把主角安排得太強,又容易“造神”,導致各種疑難雜症他一出來就全部解決。

但是不管怎麼磨合,都不能犯了歷史虛無主義的錯。

杜撰一段莫須有的劇情,或是把重要人物的身份記錯,這是不容出現的錯誤。

但是《上甘嶺》甚至說犯了一個導演不該犯的錯誤。

你可以把某個英雄的名字改用,但不可以把這個英雄的事蹟給篡改。

所以就更不用提虛構一個英雄出來,再表現一段不存在的劇情。

很多觀衆擔心,如果完全還原的話,那就不叫電視劇了,就叫紀錄片。

但是藝術加工要遵循史實是必須嚴格遵守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三國演義》雖然側重描寫蜀國,但是歷史進程和正史差別不大。

而真正的上甘嶺,不僅沒有段顯峰這樣的原型存在,更別提什麼“美式橄欖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