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秀枝》維也納愛樂 「玉山音樂饗宴」美聲再起
簡秀枝》維也納愛樂 「玉山音樂饗宴」美聲再起(圖/愛傳媒提供)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維也納愛樂在臺北的第二場演出,「玉山音樂饗宴」,完全回魂了,呈現的天籟美聲,讓樂友沈醉感動。當指揮弗朗茲·魏瑟-莫斯(Franz Welser-Möst)特帶領樂團演奏華格納《帕西法爾》前奏曲,第一聲響出來,出現的滑潤飽滿音色,臺下的許多音樂饕客,馬上感受完美悅耳,與27日的首演,大異其趣,果然,是180年曆史內化下的國際一線樂團。
由於該場音樂會系由玉山金控集團掛名贊助,不少金融界人士受邀出席,還有知名企業家,臺上天團霸氣,臺下也金光閃閃。
這是維也納愛樂抵臺後的第5天,有了4個晚上的休息,以及南下高雄,一圓他們對高雄衞武營音樂廳的好奇,高雄人以最熱情的廳內滿座,同步轉播的戶外廣場,黑鴉鴉一片,聚集人羣。這樣的氛圍,縱使是跑遍全世界的天團,還是不多見,歡喜在心頭。
臺灣果真是人情味濃厚的地方,始終以熱情,迴應遠客,讓大家印象深刻,回味無窮。
10月31日晚上「玉山音樂饗宴」的演出,曲目包括華格納:《帕西法爾》前奏曲、理查・史特勞斯:交響詩《Tod und Verklärung》以及德弗札克《第八號交響曲》,兩首安可曲,第一首安可曲是約瑟夫·史特勞斯(Josef Strauss,1827-1870)的《蔡瑟爾恩圓舞曲(俗稱金絲雀 ,Zeisserln. Walzer, op. 114 )以及愛德華·史特勞斯(Eduard Strauss,1835-1916)的《與誰來跳舞.快速波爾卡》(Wer tanzt mit? Polka schnell, op. 251 )舞曲,雖然和27日完全相同,全埸樂友,還是報以熱烈掌聲,不少觀衆起身喝采,也有觀衆打開手機手電筒揮舞,讓團員們不時揚着頭望向3、4樓,感意的眼神,全寫在臉上。
全場3首曲子,表現非常平均,可說可圈可點,該樂團所有的中低音聲部,聲音特別渾厚,非常起共嗚!銅、木管聲音尤其漂亮,許多音樂饕客反應,已經很久沒有在國家音樂廳,聽到這麼漂亮的聲音,發自內心的讚歎,此起彼落。
倘若硬要挑缺點,上半場某些solo出來的地方,銜接上的稍有點緊張,指揮在串接上,白璧微瑕,但瑕不掩瑜。
《帕西法爾》前奏曲,完成於1882年,是華格納過世前一年的作品,以降A大調的初始音調,呈現「聖餐動機」,華格納特別把管樂器的音色,與加了弱音器的絃樂融合在一起。接着,木管樂聲上掦,管樂與絃樂奏出高雅柔美的「聖盃動機」,俐落銅管,吹響莊嚴的「信仰動機」。華格納把他大半生在作曲上的速度轉化、半音階運用以及力量幅度轉變的精湛手法,展露無遺。
愛、信仰與希望,是《帕西法爾》留給大衆的啓發,崇高氛圍中作收,餘音繞樑。
理查・史特勞斯:交響詩《Tod und Verklärung》是他25歲、年輕時期作品,他一生在音樂表現,具有超凡功力與創意,能完美地把大自然奧妙保存在他的音樂創作之中,被視爲德奧音樂傳統最後繼承者,獨樹一格的曲風,打造新的典範與高峰,是晚期浪漫主義的代表性作曲家,地位重要。
該曲,是理查・史特勞斯描述一位垂死的藝術家,回顧他的一生,用意志力和死神搏鬥,最終飲恨而亡。
演出中,開頭的慢板,營造出生命尾聲的無奈氛圍,重複的柔和音符,把不祥的感覺,傾泄而出,像時鐘滴答作響,隨後急促快板,逐漸緩慢而趨於靜謐,瀕臨死亡的人,開始回顧人生,最後,輕柔的音樂描繪他靈魂昇華,留下無限感傷。
人的脆弱、短暫生命,難以抗拒世間的常與無常;宗教的昇華,也許是唯一的救贖,理查・史特勞斯洞察人性,悲天憫人,留下經典,任後生晚輩的我們,咀嚼沈思。指揮弗朗茲·魏瑟-莫斯恰得其分地帶領樂團,爲這樣的現實,作再次的回眸,悲涼中,期待宗教救贖後的永生。
下半場的德弗札克《第八號交響曲》,熱鬧非凡,把國家音樂廳能呈現的最大聲量,呈現出來,讓臺下樂友,感受了黃金之聲的威力,熟門熟路的樂團,好整以暇、火力全開,震耳音符穿梭迴盪,以圓融厚實的集體能量,展現精神飽滿,高貴典雅,管樂跟絃樂在絕佳的默契中,展露天團水乳交融的傳統。
德弗札克音樂的通俗親切,一向是老少咸宜,農村生活的快逸,大自然的生生不息,透過音樂,帶來的精神滿足感,令人鼓舞,留下滿滿的幸福感。
天團配經典,微雨下的臺北夜晚,依舊餘音繚繞。走出音樂廳,感受到的是,何其浪漫與美好,是滌盡塵俗再出發!
11月1 日力晶之夜,是維也納愛樂在臺北的最後一夜。力晶集團董事長黃崇仁10月31日晚預言,黃金之聲的奧妙之處,布拉姆斯、理查・史特勞斯交響詩璀燦輝煌與背後深意,就在今夜,會是登峰造極、最完美的再現。
人生,有夢永遠美麗,期待維也納愛樂今晚的再見天籟!
作者爲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