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若跟不上主流路徑 中研院專家:未來恐遭經濟制裁

臺灣科技媒體中心與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發表「淨零之路─臺灣深度減碳」研究報告,迴應政府的淨零規劃,由中央研究院院士王寶貫與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合撰,提出更積極的淨零路徑,呼籲臺灣應把握關鍵的淨零契機。

該報告的主軸在於應用總體計量經濟模型評估淨零排放路徑與策略,研究發現,透過合適的政策工具組合與治理制度,臺灣是有能力採用更積極的淨零路徑與策略,在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同時,提高綠色經濟的競爭力。

蕭代基指出,要達成淨零碳排需要不同政策工具的相互搭配,較常聽到的是各種對「壞財」課稅以提供減量誘因,例如碳稅、能源稅。這筆稅收也應用來鼓勵「好事」,一是還稅於民,以抵銷弱勢羣體在徵收碳稅過程遇到支出增加的衝擊;二是部分稅收也應投入「除碳基金」,用於移除空氣中累積的溫室氣體及研究發展創新的減碳與除碳技術。

蕭代基認爲,當前臺灣因爲制度上的障礙,有些成本極低的減碳措施無法落實,例如由於長期能源價格偏低,難以廣泛推動各種節能投資;同時臺灣雖已經將碳費納入《氣候變遷因應法》,但相對於國際的碳價格來看,臺灣受到碳費收入只能用於減碳與調適用途的法律限制,碳費費率將低至減量誘因不足,只足以讓環保署取得相關預算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