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道雞蛋 全臺只佔5%

人道飼養生蛋雞,雞隻可接觸地面,生長環境符合人性且健康,但成本極高(陳志東攝)

格子籠養雞,雞隻無法轉身,較不人道也不健康(陳志東攝)

針對動保團體控訴麥當勞使用殘忍「格子籠」雞蛋,全臺第一家人道飼養生蛋雞的苗栗西湖五湖畜牧場女主人賴淑雲說,目前全臺人道雞蛋市佔僅約5%,其它還都是傳統巴達利籠(Battery cage)格子籠,因爲生產成本實在差太多。

賴淑雲表示,一棟格子籠可養9千到1萬隻生蛋雞,同樣空間人道飼養只能養4500只,相差一倍有餘,但更重要是人力付出。透過人道養雞,一坪大約只能養20只雞,雞會到處下蛋,1萬5千隻雞的場地中,每天要花4、5名人力從早到晚撿蛋,最多隻能撿到數千顆,但格子籠養雞,1天1名人力從頭走到尾,無需彎腰,就可撿上2萬顆雞蛋,能創造更大經濟效益。一般雞蛋每斤約30元,人道雞蛋每斤約70到100元。

格子籠養雞是將小雞在17周大時就送進只如A4紙張般大小的金屬格子籠裡,每個雞籠關2只,從此只能一頭喝水吃飼料,另一頭生雞蛋,一輩子無法再接觸地面,也無法再展翅,無法轉身,期間雞隻常會因翅膀或爪子卡在籠子裡無法動彈,雞場人工極少、雞又太多,往往無人援救而活活渴死或餓死。

僥倖沒死的,在經過約15個月的產蛋高峰期後,會被強迫間歇性禁食斷水將近20天以強制換羽,改變體內激素,創造另一波產蛋高峰。熬不過的,就此死去,熬的過的,繼續產蛋,直到體內所有鈣質耗盡,生下充滿皺摺的「老母雞最後一顆蛋」後,就送進屠宰場或製成雞精,創造最後一波經濟價值。

人道飼養就是將雞放養於平地,不強制換羽,提供充足的飼料與飲水,雞隻生長環境較符合人性且健康,簡單來說就是「阿嬤的養雞法」,但缺點是人力與土地成本高昂,因此較少雞場採用。

以美食觀點來說,人道雞蛋因爲雞隻健康、抵抗力較強,因此不用打藥,而且蛋殼硬度夠、Q度足、濃稠度高,通常常溫下就可放置1個月,放入冰箱可保存2個月,且雞的一生過得比較人道,是文明社會該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