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看守所活化閒置空間 培育黑水虻去化廚餘
因應環境溫溼度變化,每日翻動攪拌,調整廚餘含水量。(嘉義看守所提供/張毓翎嘉義傳真)
嘉義看守所讓收容人自行搭設成蟲繁殖室,引誘成蟲下卵繁殖。(嘉義看守所提供/張毓翎嘉義傳真)
嘉義看守所培育黑水虻去化廚餘。(嘉義看守所提供/張毓翎嘉義傳真)
法務部矯正署嘉義看守所開辦手工皁、保養品班等技能訓練班,協助收容人學習一技之長;因應非洲豬瘟疫情,希望在不造成環境危害下,將廚餘去化,所方去年12月將戒護區內閒置空間重新整修,讓收容人嘗試以廚餘培育黑水虻幼蟲,有效解決廚餘問題,也達成良好生態循環,使環保的教育理念在高牆內紮根。
所方表示,從黑水虻養殖區、預蛹室再到成蟲室,均由收容人自行施工搭建,養殖初期,曾因溫度、溼度控制不當,造成黑水虻幼蟲全部死亡,歷經多次失敗,實驗了大半年,收容人逐漸摸索出一套因應環境變化的措施,如調整廚餘含水量及飼養環境等,如今相關SOP流程都已上手。
嘉義看守所的廚餘過去是由畜牧場養豬消化,現在透過食米減量、落實廚餘分類,並運用廚餘處理設備經過絞碎、脫水,多數廚餘可成爲黑水虻的食物來源,將原本每日300公斤的廚餘量,經黑水虻食用消化後,能去化高達80%。
嘉義看守所還成立技能訓練班,並請嘉義縣邑米社區大學師資入所指導,讓收容人更瞭解黑水虻特性,所方說,目前有4位收容人,主要負責飼養黑水虻,另在技能訓練園藝班人數則有17人,老師上課時,除了針對黑水虻養殖方法進行教學,也對農葉園藝應用方式進行說明,如運用虻糞農作施肥等。
此套系統不僅用於所內的園藝生態,所方也與附近農場合作,期待透過將廚餘的再度資源化,達成良好的生態循環,爲環境貢獻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