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變奏曲”

“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小河在美麗的村莊旁流淌……”走在家鄉熟悉的田野間,我總會情不自禁地哼唱這首歌,心裡涌起萬千激動、澎湃、喜悅的情愫。家鄉陪伴着我一路走來,一路變遷,唯一不變的,是家鄉對我的牽掛,和我對家鄉深沉的愛。

兒時的家鄉: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人流如織。家鄉在童年的記憶裡,房屋低矮且密集,一家說話,十家都能聽見。房屋多以“茅草屋”“石頭房”“土牆房”爲主。家家戶戶生的小孩都多,少的三、四個,多的六、七個。那時候條件差,房間少,孩子們不分男女,幾乎全擠在一張牀上;稍大些了,才把女孩子分開。道路又窄又小,“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少數人的交通工具是那種“老式自行車”,多數人只能安步當車。村裡唯一一臺老式黑白電視機,被大家當成“寶貝”。田間小路曲曲彎彎、彎彎曲曲,延伸向遠方。大家都以種地爲生,過着“日出而作,日沒而息”的傳統農耕生活。天氣炎熱的夜晚,人們吃過晚飯,全都跑到村裡的“大堰塘坎”納涼,天南海北地東拉西扯。每家都餵養着成羣結隊的雞鴨鵝豬和一隻狗。夜晚,密密麻麻的狗吠從村頭響到村尾,又從村尾響到村頭,此起彼伏,遙相呼應;凌晨,不絕於耳的狗吠雞鳴鴨唱鵝叫豬吼不知要在村裡歡聲雷動多少個來回,摻雜着大人們喊孩子起牀的大呼小叫,格外熱鬧。那會兒的集市才叫人流如織,揹着大竹背篼的大人牽着一串串嘻嘻哈哈的小孩,半天都挪不動一步。遺憾的就是,那會兒大家都太窮了,只有過年才能穿新衣、有零花錢、打牙祭。所以,孩子們都特別盼望過年。

後來的家鄉: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人煙稀少。長大些後,家鄉似乎有了些許變化。房屋高大了些,不再那麼密集,人們有了更多說“悄悄話”的空間。曾經的“茅草屋”“石頭房”“土牆房”陸陸續續被“瓦房”“磚房”取而代之,極少數腰包鼓起來的村民修建起了“二層小樓房”,看起了彩電。多數家庭都有了自行車、黑白電視機。道路“濤聲依舊”,田間小路還是兒時的田間小路,狗吠雞鳴鴨唱鵝叫豬吼和兒時也沒有分別,而最顯著的是,村裡的人少了很多。隨着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全國各地,農村人的思維瞬間活絡起來。大家感念國家的好政策,不再僅僅侷限於家裡的“一畝三分地”,有的做小生意,有的投資經商,有的走南闖北,外出打工……反正,哪兒能掙錢,就往哪兒奔。15歲——60歲以下左右的男男女女,幾乎都各奔東西,想方設法“刨金磚”。家裡除了老人,就是讀書的學生。剎那之間,習慣了和親人日夜相守的村人好像特別不習慣,但大家都呆在家裡,錢從何處來?沒辦法,只能忍痛割愛,家鄉只能放飛這隻巨大的風箏,讓“遊子們”儘可能飛得更高、更遠,掙更多錢回家。隨着外出掙錢的人越來越多,大多數家庭的經濟狀況逐步好轉,孩子們時不時也會穿穿新衣、打打牙祭、用零花錢買點喜歡的“小吃”,也不再那麼盼望“過年”,“年味”彷彿淡了些。

現在的家鄉:四通八達、雞犬相聞、車水馬龍。農村改革風暴、面貌改善工程、人居環境整治、新農村建設……國家一系列“操作”下來,讓昔日的家鄉徹底變樣。現在隨便走進哪個村子,都是清一色的寬闊大道,不說自行車、摩托車,就是小轎車都不再是奢侈品,哪家沒有至少一輛小轎車,都是村裡的“笑話”。村道直通各家門口,既方便大家行走,又方便把車開進自家大院停靠。田野不再是過去東一處、西一塊的模樣,而有了規模與特色,村莊也都有了自己的產業,引領、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狗吠雞鳴鴨唱鵝叫還是常態,只是餵豬的人少了,豬叫聲也小了。“網絡村村通”,智能電視淘汰傳統電視,除了小孩子,智能手機幾乎人手一個。大多數人家都有了兩層甚至三層“小洋房”。村道兩旁紅花搖曳、綠樹成蔭、流水潺潺,美不勝收。“打工人”的心態也有了變化,不再非要都選擇到十萬八千里之外務工,家鄉讓大家都有了“歸屬感”,很多人不再“遠行”,就近務工,方便與家人團聚。有的在家鄉投資創業,當起“老總”,讓更多民工留在家鄉。孩子們天天都能穿新衣、打牙祭、有零花錢。孩子們又盼望起了年,因爲“年”可以讓他們玩轉“新花樣”,可以外出旅遊,實地看看教科書上的美麗風景,欣賞祖國大好河山,“年味”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