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縣 猴滿爲患 議員籲比照浪浪絕育
林業署嘉義分署爲檢測人畜共通疾病,去年在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內採用誘捕方式,爲臺灣獼猴檢測、絕育,最後共抓到6只猴子。(林業署嘉義分署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臺灣獼猴危害農作物、影響民衆生活愈見頻繁,嘉義縣原住民議員武清山逗趣形容「嘉義猴子數量恐超過鄒族人數」,保育氾濫的結果就是農民受害,呼籲開放適當獵捕。縣議員何子凡建議不妨比照浪浪防治,採用TNVR,透過誘捕、絕育後回置手段,來降低、控制獼猴數量。不過學者認爲,猴子不等同貓、狗,誘捕更是不易,對人、猴都有危險,有賴相關單位多方研議。
武清山說,山上猴子數量超級多,農作物竹筍、柿子、蔬菜甚至茶葉嫩葉都吃遍了,農民靠政府補助大聲公、放炮都沒用,電圍網補助又有地目、作物限制。山上居民不勝其擾,在拿不出可行辦法下,或許可考慮開放適當獵捕。
何子凡認爲,猴子數量太多造成食物競爭,加上動物有領域性,纔會不斷往外發展。舉例香港爲控制野生猴子繁殖數量,2007年起爲當地猴子絕育,2000只猴子有7成已絕育,出生率也降到30%。
林業署嘉義分署也在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內採用誘捕方式絕育,何子凡建議縣府農業處向中央提議,如果可行,應優先爭取經費在嘉義試辦,農業處長許彰敏迴應會跟中央研究,但誘捕非常困難,需要克服。
嘉義大學獸醫系教授詹昆衛表示,猴子靈活又聰明,會互相學習,抓到一次,下次可能就捕不到,且結紮後的猴子可能受到排擠,對動物恐造成身心影響。加上猴子體形大,執行誘捕時,人或猴子都有風險,甚至可能被攻擊。再者,節育手術做完如直接回放,猴子可能會破壞傷口、影響復原。整體來說,用TNVR防治獼猴,要考慮的面向很多。
林業者嘉義分署去年在阿里山遊樂區進行臺灣獼猴防治,誘捕猴子主要爲了人畜共通傳染病採樣,再一併絕育,當時共抓了6只獼猴,事後引發保育人士批評,目前誘捕措施已暫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