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失敗的另類解釋,絕對想不到
1894年,日本不惜賭上國運,挑起了甲午戰爭,這一仗,打掉了中國人最後的一塊遮羞布。直至甲午戰敗之前,滿清的王公大臣們依然還沉浸在亞洲老大的美夢裡,然而,東洋鄰居工業化之後,不再是被中國人稱作倭寇的東洋小國,踏着腐朽的清朝走上世界強國的行列。
有人說,清軍陸軍的節節敗退是因爲槍械和火炮落後,強行將甲午戰敗的鍋扔給了洋務派,說李鴻章和他的手下都是大貪官,沒有認真發展軍工業,大量挪用軍費中飽私囊。事實並不是這樣,自從1840年見識到了西洋槍炮的大清軍隊也開始引進西洋的火槍和後膛炮,在太平天國時期,清軍已經開始廣泛裝備了槍械,華爾的洋槍隊更是大出風頭,曾一路高歌猛進。太平天國的各路天王也是非常喜歡這些西洋傢伙,但是,清軍在對西洋槍械的使用上,卻一直沒隨着時代和裝備進步而提高。
19世紀60年代,來華的某英國軍官曾經對清軍使用槍械有如下描述:“他們軍士兵放槍的姿勢很有些奇怪。他們朝前放槍,可眼睛卻看着另一邊。裝子彈的時候,姿勢更是危險,徑直用探條搗火藥(那時還是燧發的前裝槍),自己的身體正對着探條。”可以說,淮軍一直都沒有用正確的方法使用步槍。
三十年後,世界進入後膛槍時代,清軍在朝鮮與日軍“激戰”數日後便倉皇逃回中國境內,甲午戰爭除了軍隊的戰鬥力低下之外,一個被大家忽略的問題就是,清軍手裡拿着槍卻和燒火棍似的,基本打不着目標,一位參加過甲午戰爭的日本陸軍軍官回憶道,一但戰鬥打響,中國軍人就一槍接一槍的放。隨着槍聲稀疏,清軍的子彈用光了,他們就要開始撤退了。
後來,清朝結束,直到民國過了好些年頭,纔有一個叫蔣中正的人,開始認認真真的而開始研究如何精確的瞄準和射擊,而此時,距離甲午戰爭,已經過去了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