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全牛最快下半年進口 專家質疑:犧牲食安換什麼利益?

臺灣人飲食桌上也常見牛肉。圖鄭鬱蓁攝影

食藥署日前偷偷預告,我國將開放加拿大全牛齡牛肉進口。食藥署今天表ㄕ,最快下半年上路,結論報告指出即使終生吃加拿大牛肉,感染的風險爲「每100億人裡,約有2.24人才有可能染狂牛症」,消基會表示將發起抵制加拿大牛肉進口。專家質疑,繼美豬後又開放加牛,不斷犧牲食安來交換利益,到底目前爲止換到了什麼?

臺加2月啓動「投資促進及保障協議」(FIPA)談判,開放加拿大30月齡以上牛肉進口爲當前主要經貿談判內容。由於加拿大2021年已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認定爲牛海綿狀腦病(BSE、狂牛症)風險可忽略國家。

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今天說,臺灣本來就有吃加拿大牛,2021年2月加拿大向我國申請開放全牛齡牛肉進口。由於加國2021年已被認定爲BSE風險可忽略國家,經BSE專家會議書面資料、至加拿大實地查覈飼料,經風險評估後,食藥署本月27日預告開放全牛齡進口。

鄭維智表示,2022年組成BSE專家小組後,看完書面審查資料後,前往加拿大實地查覈,主要實地查覈牛隻飼養的管理、飼料的管理,因爲BSE必須確保飼料不能有動物來源,返臺後,再經BSE專家審查,風險評估後認爲可以開放。

食藥署風險結論報告指出,消費者只吃加拿大牛肉,終生感染狂牛症的風險分別爲帶骨牛肉的「每100億人裡,約有2.24人才有可能染狂牛症」;若是牛內臟,則是「每100億人裡,約有6.68人才有可能染狂牛症」。

鄭維智表示,4月27日預告期30天后,也就是5月26日,期間只要各界沒有意見,再經相關行政手續,最快約下半年就快開放。

國人食用的牛肉以進口爲主,前5大國爲美國、澳洲、巴拉圭、紐西蘭、尼加拉瓜,加拿大排第6。其中美、加都屬BSE國家。我國在2006年開放30月齡以下美國去骨牛肉進口,2009年開放30月齡以下帶骨牛肉,2021年則開放至全牛齡。至於加拿大,2007年開放30月齡以下去骨牛肉、2014年開放30月齡以下帶骨牛肉。

對於消基會將發起抵制,鄭維智強調,臺灣並非第一個進口加拿大全牛齡的國家,目前包括美國、日本、墨西哥、越南英國等,都沒有限制加拿大牛齡。且目前包括頭骨、腦、眼睛、脊髓、絞肉、內臟不得輸入,因爲根據食安法十五條有規定,曾經有發生BSE的國家 ,十年內,均不得進口。

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則表示,狂牛症雖不常見,但臺灣過去仍有個位數案例,而目前已知發生狂牛症最可能的傳染風險因子就是吃感染狂牛症的動物,只吃肉雖風險較低,但不代表完全不可能感染,他認爲,曾經是疫區風險就是較高,即使個案很少,仍應審慎評估。

蘇一峰表示,開放肉品常常是國際間的角力,事關國際間利益的交換,但仍要思考我們實際上得到的好處,不應貿然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