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發現這些小蟲子,趕緊去查米箱

家中糧食如果敞口放置,過不多久就會生蟲。飛出來的時候會嚇你一跳,以爲家裡又進了什麼奇怪蟲子,其實你真的不用怕它咬你,而是應該去查看廚房的米箱了。

這些危害糧食的昆蟲被統稱爲“倉儲害蟲”,它們不僅會侵害家中糧食,還會造成國家儲備糧的大量損失,世界各國每年都要耗費大量資金,來防治倉儲害蟲。

危害糧食的小蟲雖然長得差不多,但其實“術業有專攻”,每樣糧食都有自己的“追求者”。

蛾類

如果存放的大米密封不嚴,隔段時間或許就會發現,家中莫名飛出一種灰褐色小蛾:身長也就1釐米左右,狹長的翅膀,停落時收在背上,造型活像顆葵花子仁。這種小蛾名喚印度谷螟,雖然名叫印度,但其足跡幾乎遍及全世界。

印度谷螟隸屬鱗翅目、螟蛾科,它主要在幼蟲期危害糧食。除了大米、麪粉外,它還會侵害豆類、花生、乾果、中藥材等。谷螟幼蟲喜歡吃穀物的胚部和表皮,會危及糧食種子;它還會蛀食乾果、乾菜,造成孔洞、缺刻,幼蟲取食後排出糞便,並會吐絲結網匿居其中,這都會使糧食結塊、變質,導致糧食變味、污染。成蟲在翅膀的加持下,還能擴散到周邊,爲大面積防治造成困難。

除了印度谷螟,還有一種長相相近的米黃色小蛾。這種名叫麥蛾的小型蛾類,翅膀邊緣有很多長毛,可以和印度谷螟區分。麥蛾幼蟲也會蛀食多種穀粒,尤其喜歡小麥和稻穀,玉米、高粱也不能倖免。幼蟲鑽入穀粒取食,直至化蛹、羽化飛出,將卵產在穀物表面,造成下一輪的危害。

象甲

侵害糧食的甲蟲衆多,有好幾百種,其中最爲出名的有象甲、豆象、谷盜和蠹蟲幾類。

這類小型甲蟲頭上都長有一根細長突起,猶如象鼻,分類學上隸屬於鞘翅目、象甲科,其中最常見的是米象。這種紅棕色小甲蟲體長僅2—3毫米,身體呈瘦長橢圓形,鞘翅上有一對紅褐色斑點。米象成蟲喜歡啃食穀粒,幼蟲則蛀食穀粒內部。除了大米,它們還經常光顧小麥、高粱、玉米等穀物,甚至豆類、乾果和中藥材,我國南方省區大多能見到它們。

米象發育週期相當短暫,三四十天就能完成一個世代,一年就能發生4-12代。而且一隻雌蟲一生能產下五六百枚蟲卵,繁殖能力超強。它們的長鼻有探查水源的功能,哪裡黑暗、潮溼它就爬向哪裡。

除了米象,長鼻子的象甲家族中還有谷象、玉米象等好幾種。谷象主要危害各種穀物,我國僅在新疆、甘肅地區有分佈,其長相和米象差不多,但鞘翅上沒有紅褐色斑點,可以區分。玉米象顧名思義,喜食玉米等大粒穀物(谷象更喜歡大米之類的小粒穀物),它的外形比米象更粗壯,而且更耐寒冷,我國從南到北各個省區,都是它的勢力範圍。

豆象

綠豆、豇豆、赤豆等豆類糧食中,常出現的則是另一種小型甲蟲豆象。它的體形卵圓,沒有長鼻,再加上2-3毫米的體長,和綠豆粒差不多大小,一身紅褐色或暗褐色,翹翅上常因白色、棕色的毛形成斑駁紋路。

這種名爲綠豆象的小甲蟲隸屬於鞘翅目、豆象科,我國大部分省區市都有分佈。綠豆象堪稱豆科植物殺手,除了上面三種家常豆糧,還會危害扁豆、鷹嘴豆等多種儲備豆糧。雖然綠豆象成蟲壽命極短,通常不超過12天就會壽終正寢,但雌蟲一生能產下70多枚卵,一兩個月就能完成一個世代。綠豆象不僅危及儲藏豆類,還具備飛行能力,能飛到豆田中侵害豆科植物植株。

豆象科下“人才濟濟”,除了綠豆象,還有蠶豆象、豌豆象、咖啡豆象等多個種類,分別“主攻”蠶豆、豌豆、咖啡豆,成爲“臭名昭著”的豆科害蟲。

谷盜

穀物、麪粉中還常出現一類體型細長的小甲蟲,能造成穀物、糧食的大量減產,因此被冠以“谷盜”之名。其中代表爲擬步甲科、擬谷盜屬的赤擬谷盜。它的成蟲體長2-4毫米,渾身褐色或紅褐色。成蟲壽命可達一年半,雌蟲一生可產下四五百枚卵,這使其成爲世界性倉儲害蟲,我國大部分省區市都能見到。

除了麪粉,赤擬谷盜還會危害小麥、玉米、稻穀、高粱、豆類、藥材等。不僅造成糧食減產,它的臭腺還會分泌臭液,在糧食中排泄糞便,不僅使麪粉產生黴腥味,導致黴菌大量滋生,其中還含有致癌物苯醌,造成糧食污染,加速糧食腐爛。

除了赤擬谷盜,還有谷盜科的大谷盜、鋸谷盜科的鋸谷盜,都是世界級糧食害蟲。

蠹(dù)蟲類憑藉發達的上顎,能輕鬆咬穿木材、皮毛,多以侵害木材、皮毛聞名。其家族中也有很多以糧爲食的種類——其中的谷蠹長兩三毫米,幾乎對所有穀物都來者不拒;谷斑皮蠹的幼蟲有粉碎食物的習性,在豆粒、穀粒表面鑽孔,將其咬成碎屑;身體渾圓如黃豆的小圓皮蠹,除了羊毛、絲綢衣物,也會吃花生、大豆。

如何防治米里的蟲?

家中存放的糧食招蟲,多半是因爲儲存方法不當。儲物害蟲多喜歡陰溼環境,因此儲糧方法要反其道而行之,最好在乾燥、密封環境下。可以在糧食旁放置吸潮材料,保證糧食乾燥。除此以外,一些物質的特殊氣味也有驅蟲的效果,如大蒜、花椒等,與糧食混放有一定的驅蟲效果。

如果糧食已被少量害蟲侵害,可以鋪在太陽下晾曬,倉儲害蟲大多畏光,陽光中的紫外線也能殺死蟲卵。但如果蟲害已經很嚴重,大米、麪粉已經結塊、黴變,還是建議丟棄處理。

(文章來源於微信公衆號博物,作者曉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