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錄|“菜農專線”載滿了民生溫度
在江西南昌,有兩條專爲菜農定製、從農村出發直達市中心的公交專線,改變了南昌郊縣多個鄉鎮幾十個村莊菜農多年來進城賣菜難的局面。截至目前,兩條“菜農專線”已累計運營900多趟,接送菜農2萬餘人次,受到羣衆好評。(據《新華每日電訊》10月18日報道)
公交車變身“運蔬車”,穿行於城市和郊區之間,車廂裡除了菜農,還“坐”滿了毛豆、青菜、苦瓜、馬齒莧……瀰漫着果蔬和泥土清香的“菜農專線”,一頭連着菜農生計,一頭連着市民餐桌,關係着農民的“錢袋子”、市民的“菜籃子”,也折射出一座城市爲民服務的態度與溫度。
“菜籃子”產品易腐爛、難保存,對交通物流和產銷銜接要求較高。與普通公交線路相比,“菜農專線”只用來搭載菜農和他們採摘的新鮮蔬菜,解決了菜農帶着簍子、筐子擠車難的問題,實實在在方便了菜農。爲了能讓菜農早一步趕到早市,“菜農專線”縮減了沿途站點,能提前近40分鐘開到市區,蔬菜在運輸途中的損耗也得以減少。小小車廂,連接城鄉,切實爲菜農打開銷路、增加收入,也讓市民第一時間享受到來自近郊的新鮮農產品,是把民生實事做實、好事做好的生動事例。
幫助農民賣菜,針對的是急難愁盼,滿足的是羣衆需求。當前,已有越來越多的城市行動起來,爲菜農提供貼心的公共服務。從重慶“揹簍專線”到武漢“蔬菜公交”,再到貴州“惠農專線”,有的在車廂加設固定掛鉤防止揹簍“亂跑”,有的安排志願者維持乘車秩序、搬運蔬菜,有的爲方便老人增加了方言到站播報……一條條因地制宜開設的交通運輸專線,想菜農所想、急菜農所急,於細節處體現着民生關懷,彰顯着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溫度與力度。
來回奔忙的“菜農專線”,編織出一條促進經濟微循環的紐帶,跑出了一道流動的城市風景線。這也啓示我們,城市的治理與發展,必須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爲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提升精細化治理、精準化服務水平。期待更多類似“菜農專線”的便民利民舉措,以小切口撬動“大民生”,以小細節爲羣衆幸福加碼。(趙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