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食雞胸肉恐藏致命菌 專家揭1方法避免神經毒
專家提醒即使是真空包裝的肉品,也要經過微波等加熱程序後才能食用。(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近幾年來健身風與低GI飲食的崛起,讓超商即食雞胸肉大賣,不過,營養師蔡正亮提醒,這類真空包裝的即食肉,雖然可隔絕空氣與外物入侵,但若未經加熱,即可能潛藏肉毒桿菌毒素,可能麻痹神經,嚴重還會抑制呼吸致死,提醒即使是真空包裝的肉品,一定要經過加熱後才能食用。
蔡正亮在臉書「蔡正亮營養師專欄教室」PO文指出,他的一位朋友每次爬山都會帶一包即食雞胸肉,朋友稱知道加熱後比較好吃,但覺得加熱後沒有立刻吃完會壞掉,所以乾脆就冷着吃,真空包裝不是最安全的嗎?且包裝上面也說,打開即可食用。
蔡正亮指出,友人的話只答對了一半,真空包裝可以保存肉品的品質,隔絕空氣與外物入侵,當然也可以減少細菌入侵,但有一種廣泛存在自然界的菌,叫肉毒桿菌,特性是不愛空氣,不耐酸,但卻怕熱,真空包裝雞胸肉包裝上固然寫請冷藏,打開後即可食用,但食品業者的加工過程,一旦疏忽,即有可能有遭受肉毒桿菌污染的風險。
蔡正亮指出,肉毒桿菌會產生休眠的孢子,更容易在真空包裝食品裡,真空肉品低酸性,pH通常大於5,適合肉毒桿菌生長,真空包裝的無氧狀態下,肉毒桿菌更可易存活,即便我們知道,超商賣的雞胸肉包,已經煮熟,放在冷藏櫃,冷藏條件很好,但食用前,最好還是加熱再食用,最有保障。
蔡正亮指出,肉毒桿菌產生的毒素是神經毒素,遠比其他的有害菌,大腸桿菌、沙門桿菌,都要危險幾十倍,神經毒素可以麻痹神經,使肌肉喪失功能,中毒者無法吞嚥,甚至呼吸功能都有影響,危及生命安全。
蔡正亮指出,肉毒桿菌產生的毒素不耐熱,經加熱後,都能夠破壞,真空包裝肉品,低酸性與無氧狀態,是幫助肉毒桿菌生存的極大條件,呼籲習慣冷着吃的朋友們,多一道加熱,多一層安全,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即便按個微波加熱,加熱後再吃,都可大幅減少肉毒桿菌中毒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