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探索慢性髓系白血病診療新路徑

本文轉自:人民網

什麼是慢性髓系白血病?如何創新技術手段,爲這一疾病診療帶來更多選擇?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長鬍豫、血液科主任醫師黎緯明做客人民好醫生客戶端,圍繞相關話題展開交流。

胡豫介紹說,慢性髓系白血病簡稱“慢粒”,是一種以髓系增生爲主的造血幹細胞惡性疾病,是慢性白血病中最常見的類型之一。它可能發生在各個年齡段人羣,臨牀表現爲外周血粒細胞顯著增多,並出現脾臟明顯腫大,自然病程包括慢性期、加速期和急變期三個階段。

“近年來,隨着相關靶點被發現和新藥問世,慢性髓系白血病逐漸從致命的惡性腫瘤轉變爲可以長期管理的慢性疾病。”胡豫說,尤其是費城染色體和BCR-ABL融合基因的發現,使這一疾病的首選治療手段從傳統的化療和骨髓移植轉變爲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的應用。

“醫院還應關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給予他們更多的包容與支持。”黎緯明介紹說,針對慢性髓系白血病,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建立了以規範化管理爲基礎的“診療服務+慈善幫扶+志願服務”立體式服務體系,將診療服務、慈善幫扶、志願服務融入診前、診中、診後整個流程中。此外,醫院還開展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系列科普,舉行豐富多彩的院內文體活動,幫助患者建立積極的心態。

今年4月,由胡豫、黎緯明牽頭,組織國內15家醫院共24位專家翻譯的國際權威著作《慢性髓系白血病》(第二版)出版。該書由歐洲慢性髓系白血病研究組和歐洲白血病網組稿,全球53位知名慢性髓系白血病專家參與編寫,全面、詳細地介紹了慢性髓系白血病的診療基本理念和最新的進展。

“我國目前尚無權威的慢性髓系白血病學術專著出版,而國內外相關指南只涵蓋了大量診療概念,針對不同患者個體化管理的細則,並無系統性梳理。”在胡豫看來,《慢性髓系白血病》(第二版)的出版,將對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及醫務工作者提供寶貴的參考資料。由於我國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中位發病年齡較低,胡豫建議讀者重點關注書中關於藥物經濟學的思考、TKI療效及不良反應監測與處理等內容。

胡豫認爲,未來慢性髓系白血病防治應以落實規範化診療、強化同質化管理爲着眼點,進一步加強國內醫院與國際一流醫療機構合作,鼓勵和支持醫院參與國際多中心臨牀試驗,通過學術交流等方式,引入前沿診療技術,加大新藥品研發力度,整合優質醫療資源,惠及包括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在內的更多人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