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航空難奪179命 南韓政府將祭3招防鳥擊!機場全面裝雷達
▲ 失事班機疑似因鳥擊造成引擎故障、起落架失靈。(圖/達志影像)
記者陳宛貞/編譯
南韓濟州航空7C2216班機去年12月29日降落務安機場時遭遇鳥擊,疑似因此引擎故障、起落架失靈,以機腹着地後撞牆爆炸,造成179人身亡。爲避免悲劇重演,南韓政府正推動在國內機場普設探測鳥類的熱像儀與雷達,也正考慮將機場周圍吸引鳥類的果園等設施遷移至安全距離外的方案。
《韓聯社》報導,南韓國會6日召開「12.29客機慘案真相釐清與受害者暨遺屬救濟特別委員會」,而國土交通部在會中報告上述包括鳥擊預防改善對策、航空公司綜合安檢結果等飛安強化方向。
鳥擊預防方案大致從3個方向着手,首先是增聘各機場專責人員。國土部調查發現,務安、蔚山、襄陽、麗水、泗川、浦項慶州及原州等7座機場夜間與週末僅1人值班,濟航空難發生的週日上午也只有1人。
當局計劃在2月底前分2階段招聘逾40人,將整體專責人力擴充至逾190人,並於4月底前完成反映各機場周邊鳥類活動及鳥擊風險的新版人員配置標準,再依此追加人力。
其次是增設熱像儀,目前南韓僅仁川、金浦、金海及濟州機場設有熱像儀,仁川有4臺,其餘各有1臺,未來將確保國內15座機場至少配備1臺。
此外也計劃在所有機場引進可遠距離偵測鳥類的雷達技術,人類肉眼最遠可觀測至2公里,但雷達甚至可偵測10公里外的鳥類,提升鳥擊防範能力。國土部計劃制定適合國內機場的「韓國型鳥類偵測雷達」標準,並於部分機場試行,這些機場將於4月展開設計與採購程序,預計明年正式上路。
▲ 飛機衝出跑道,撞上尾端的混凝土牆後爆炸。(圖/路透)
最後,政府也將着手改善制度,預計年底前制定法律依據,儘可能減少機場周邊吸引鳥類的果園、養豬場、食品加工廠及鳥類保護區等11種設施。
現行《機場設施法》規定,機場周邊3公里內不得建設果園或食物垃圾處理場等,8公里內不得設鳥類保護區,但對違者並無處罰條款,也無法源依據要求在機場落成前就存在的設施搬遷,因此目前全國15座機場周邊違規設施就多達115處。
務安機場跑道末端的混凝土結構(定位臺)被指爲濟航空難死傷慘重主因,國土部預估,爲改善此設施需投入200億韓元,雷達需800億,鋪設跑道攔阻系統(EMAS)則需1200億。預估至2027年前的3年間,這項改善計合計將耗資2470億韓元(約新臺幣56億)。
除防範鳥擊以外,國土部也針對航空公司進行全面安全檢查,發現多起違規案例,包括航空日誌維修記錄遺漏、維修1不符程序等,已要求業者改進。爲應對機上電子產品火災,國土部也建議增設水基滅火器,並將於4月提出更完整的飛安改革方案,全面提升國內航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