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15登場!大量功能更新,但我覺得和iOS 14沒差!
在無數「就這」中,WWDC的開場主題演講就這樣落下帷幕。可能是此前的「偷跑」讓大家對iOS有了更高的期待,也可能是接連發布的Android 12與鴻蒙拉高了大家對全新iOS系統的興奮閾值,此次WWDC可能是國內用戶開始關注以來最「平淡」的一次。
儘管如此,此次WWDC上蘋果依舊一次性發布了iOS、iPadOS、macOS、watchOS等各大操作系統的全新版本,同時也推出了一系列新功能以提升iOS與iPhone的競爭力。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蘋果給iPhone加入了什麼了不起的新功能。
iOS 15新功能
FaceTime
首先是蘋果自有的音視頻通信軟件FaceTime,iOS 15的FaceTime除了支持其他視頻通話軟件都有的網格視圖外,還加入了全新的SharePlay共享功能:在通話中,用戶可以直接將Apple Music或某些視頻軟件的內容直接「共享」給通話對方,讓對方可以直接在FaceTime對話中同步觀賞你共享的內容。
除了雙方都能對播放內容進行控制外,SharePlay還可以直接將對方共享過來的內容投放到其他設備,比如Apple TV上,從功能上實現「分佈式」。
但考慮到並不是所有人都使用蘋果設備,蘋果這次還推出了網頁版的FaceTime:接收方(Android或Windows設備)只要用瀏覽器打開對方發來的FaceTime鏈接,就可以直接通過瀏覽器加入到FaceTime通話中。而且網頁版的FaceTime通話也同樣採用端對端加密,可以充分保護用戶隱私,讓服務供應商和網絡供應商無從下手。
專注
專注是蘋果在iOS 15中加入的全新工具,通過對勿擾模式、通知等系統功能的融合,專注就像手機上的「情景模式」,可以讓你在特定模式下摒除其他無關通知(比如iMessage或相冊邀請裡的垃圾廣告),讓你專注於工作或生活中。
通知
「全新」的通知欄改用了更大的應用圖標,並增加了聯繫人頭像,讓你一眼就能分辨出通知的重要性。基於本地端的智能技術,iOS 15可以在不上傳用戶信息的情況下在手機內對通知的優先級進行分類與排序,將用戶從通知欄中解放。
實況文本
實況文本也是此次iOS中添加的新功能之一,簡單地說,實況文本可以識別屏幕中的文字,大體上有點像Android的谷歌屏幕搜索。全新的聚焦搜索也可以搜索到圖片或媒體中的內容。
但與Android陣營不同的是,蘋果的實況文基於蘋果芯片中的神經網絡引擎,是設備端本地搜索的一種,使用時不需要將相關數據發送到雲端服務器。換句話說,即使你搜索的是一些「不宜公開」的內容,雲端服務也無從知曉。
Safari、地圖、錢包
全新設計的Safari瀏覽器採用了更加現代的界面設計,標籤頁切換更爲方便。地圖方面,蘋果地圖加入了全新的海拔顯示,圖示與色彩也進行了一定的更新。
在iOS 15的錢包應用現在可以添加更多卡片了,除了過去支持的金融卡、公交卡與汽車鑰匙卡外,全新的錢包應用現在還加入了對智能門鎖鑰匙、辦公室門禁、酒店門卡與數字身份證件的支持。當然了,這些數據在加密後存儲於手機的安全單元中,提高了盜取信息的難度。
隱私
隱私一直是蘋果的重頭戲,在iOS 15中,蘋果加入了更多關於隱私保護的功能:Siri的處理與運算現在將默認在本地端進行,不僅不再依靠網絡連接,同時用戶數據也不用發送至品牌的服務器中。
郵件隱私保護讓發件人無法得知收件人打開郵件的時間,並且隱藏IP地址。隱私報告還會詳細地列舉App在過去7天內是如何調用特定權限與用戶數據的,甚至還能看到應用和哪些域名有數據來往。
天氣與備忘錄
天氣和備忘錄等自帶App也進行了更新:天氣修改了應用界面,現在可以查看更多信息;備忘錄則加入了標籤與@提醒等功能。
蘋果慌了?
看到這裡,相信你也覺得很懵:怎麼淨是些App級別的更新,系統級別的更新呢?有一說一,確實。其實照着WWDC主題演講的視頻一項一項對下來,不難發現iOS 15中絕大多數的「更新」都是停留在「App」層面,給人的感覺甚至不需要打開系統設置,點開App Store不一會兒就更新完了。
雖然這樣的說法對iOS其實並不公平,那些要調用本地硬件的更新就不說了,單是隱私相關的功能更新就意味着大刀闊斧的改進,從雲端輔助計算到完全本地的機器學習運算,這背後的工作量絕非所謂「App Store更新」就能解決。不少「應用層面」的更新也需要相關的系統端口位置適配,比如FaceTime中的SharePlay功能與Spotlight搜索等。
但不可否認的是,今年的iOS 15,甚至是整場主題演講,與去年或前年相比確實沒那麼刺激。就拿系統界面來說吧:要不是換了新壁紙,主屏幕一眼看上去我還真沒看出來哪個是新系統。
雖然這種「無縫升級」的現象現在較爲常見,但從另一方面看,這種聚焦於應用層面的系統更新其實也意味着蘋果遇到了自己的瓶頸:漸趨保守的蘋果找不到接下來的發展方向了。
回想過去,無論是硬件發佈會還是WWDC的主題演講,蘋果從來都是「揮斥方裘」,給行業指點大方向的那個。除此之外,蘋果也極少在發佈會或主題演講上「畫餅」——除了AirPower外,蘋果近年「跳票」行爲極爲罕見。這種「說得出做得到」的毅力不僅是蘋果開發能力的證明,同時也是蘋果「超前佈局」的象徵——只有提前做好了,才能避免畫餅行爲。
但從今年的WWDC主題演講來看,蘋果似乎還沒準備好哪些足以顛覆業界的系統更新,反而是聚焦在具體應用上,以第一方開發者的身份對前線的應用程序進行「微操」,實在令人意外。
越走越封閉的iOS
這裡我想先重申一個觀點:「智能機」與所謂「功能機」最大的區別在於「功能機」的功能是既定的,而「智能機」可以通過應用商店下載、更新第三方軟件,從而「無限擴充」手機的功能。用大家比較熟悉的Windows來講的話,大概就是「微軟不應該死磕自帶的軟件,而是應該把系統做好,給第三方開發者提供廣闊的創作空間。」
從這個角度看,專注於「應用級」更新的iOS 15沒能開一個好頭——蘋果決定親自下場,用第一方的裝機量「挑戰」第三方軟件。反觀WWDC的歷史,這種事情其實並不是第一次出現了,早在WWDC 2011中,蘋果就曾以第一方的身份,用近乎100%的裝機量對第三方軟件展開「市場競爭」:
在WWDC 2011上,蘋果爲Safari添加了一個「新功能」閱讀列表。這個閱讀列表可以保存下當前的文章,以無廣告的雜誌形式重新排版後同步到不同的設備中。簡單地說,蘋果做了個官方版的「Instapaper」。但問題是,Instapaper是一個售價4.99的收費軟件,這招釜底抽薪可以說直接斷送了Instapaper未來的發展。這也導致了Instapaper這個個人獨立軟件的開發者在推特上「口吐芬芳」。
而在10年後的WWDC 2021上,蘋果這一系列「微操」,着實給人一種歷史重演的感覺。
有一說一,科技巨頭之間彼此「借鑑」的現象其實很常見,三星、蘋果、谷歌、高通與甲骨文之間錯綜複雜的專利糾紛就是最好例子。但不同於操作系統之間的「借鑑」,專注於「微操」的iOS 15可能會給應用開發者帶來了不小的壓力,聯繫到蘋果在WWDC上推出的TestFlight for Mac,蘋果未來很可能會收窄蘋果生態中的第三方應用權限。第三方應用也將迎來又一次人爲困境。
當然了,我的意思並不是說在多少年後,iOS會回到當年iPhone OS那封閉的樣子。但Meego、Windows Phone、BBOS等前車之鑑告訴我們:就手機操作系統而言,成也第三方開發者,敗也第三方開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