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繼續面臨重大挑戰,2024年增速預計爲3.6%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鄭青亭 實習記者鍾汝熙 北京報道

近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新發布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經濟展望》中預測,2024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增長率將保持在3.6%的低位,與2023年持平,2025年將小幅上升至4.2%。總體來看,該地區仍處於低迷和不平衡狀態,難以實現大幅減少貧困,或應對發展挑戰。

報告指出,該地區各國仍在努力應對宏觀經濟失衡、融資條件緊張和社會壓力不斷增加的問題。這使得政策制定者在實施改革時面臨艱難的選擇,既要努力實現宏觀經濟穩定,又要努力滿足發展需求,並確保改革在社會和政治上都能被接受。

IMF非洲部主任阿貝貝·埃姆羅·塞拉西(Abebe Aemro Selassie)分析稱,“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經濟形勢錯綜複雜,既有進步,也有持續的脆弱性。雖然該地區的許多國家都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但資源密集型國家,尤其是石油出口國,仍在努力應對較低的增長率。”

他指出,在該地區,雖然通貨膨脹率正在下降,但仍有近三分之一的國家的通脹率維持在兩位數。與此同時,公共債務穩定在較高水平,不斷增加的償債負擔擠佔了用於發展支出的資源。“雖然我們看到宏觀經濟失衡的情況有所改善,但增長仍不足以大幅減少貧困或應對該地區的重大發展挑戰。”

報告稱,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許多國家,宏觀經濟脆弱性持續存在,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而公共債務增加和償債成本上升正在擠佔用於發展支出的資源。政策制定者還面臨着嚴峻的平衡問題,既要降低脆弱性,又要滿足發展需求,還要確保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進行社會可接受的改革。

報告重點闡述了該地區面臨的關鍵問題,包括創造就業機會的迫切需要、資源富足和資源匱乏國家之間的經濟差異,以及提高性別平等的積極影響。

談及對該地區的政策建議,塞拉西指出,“政策組合應與宏觀經濟失衡的規模相一致,同時考慮到影響改革步伐的政治經濟制約因素。”

“宏觀經濟失衡程度較高的國家,由於融資困難,更有可能進行相對大規模和更偏前期的財政改革。這類國家最需要國際社會的財政支持。”他說。

同時,他認爲,“對於失衡程度較低的國家,政策制定者應考慮放寬貨幣政策,採取更加中性的立場,同時逐步重建財政和外部緩衝"。

“政策制定者需要注重設計社會可接受的改革,包括有效的溝通和協商戰略以及保護最弱勢羣體的措施。”他說。

他強調,通過持續努力,撒哈拉以南非洲能夠應對當前的挑戰,並邁向更可持續、更具包容性的增長。然而,未來的道路需要謹慎的政策調整和堅定的承諾,實施必要的改革,同時管理社會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