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華德要冠軍還變性女模? 《籃球爆米花》陪你嘴爆NBA
▲《籃球爆米花》親手設計的Logo非常搶眼。(圖/籃球爆米花提供)
記者林育正/採訪報導
「我想問霍華德(Dwight Howard)要冠軍還是變性女模?」、「給Melo兩個合約,我想請問他會籤底薪的勇士?第二個是底薪的重建球隊,無限開火權。」想找人聊NBA,卻發現自己邊緣一人?那就收聽 Podcast《籃球爆米花》,3位主持人每週用幽默輕鬆卻又不偏頗的方式暢聊NBA話題,1集1小時內收工,有內容卻不冗長,最適合運動、通勤收聽,最近也越來越有人氣。
「打給厚!歡迎收聽這個禮拜的籃球爆米花,哇喜艾瑞克,哇喜麥考,哇喜硬了。」《籃球爆米花》用臺語作爲固定開場白,莫名增添一股親切喜感,而充滿節奏感的開場音樂也讓人想跟着點頭,他們說,這是「坐在夜市裡吃路邊攤,聽到會很爽的感覺」。
2018年9月推出的《籃球爆米花》最近剛邁入第17集,3位固定班底加上1位「電影限定」成員共4人,每週推出1集1小時內的Podcast,以詼諧、輕鬆的方式暢聊NBA。親切感和觀點豐富是節目最大特色,就像三五好友和你一起坐在籃球場邊,褪下球鞋邊喝水邊聊NBA。
目前節目討論球員交易動向、球隊戰力分析、NBA近期火熱球隊和表現突出球員等等。而不時也會針對特定議題推出特別企劃,進行延伸討論。不久前就搭上威廉森(Zion Williamson)爆鞋事件,推出《那些年我們一起穿的籃球鞋!》探討球鞋文化與科技。
不僅內容風趣,《籃球爆米花》團隊全畢業自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系,節目Logo不假他人之手親自操刀。鮮豔的條紋爆米花桶,裝着一顆一顆的小籃球富有童趣, 「我們走普普風,用色鮮明。爆米花的配色卻是籃球,很聚焦主題。」從Logo就可窺見其實《籃球爆米花》不只討論NBA,更不時推出國片深度討論,是個不折不扣的「斜槓Podcast」。
Podcast聽出興趣 「相同興趣就有動力想討論」
能夠和許多人分享自己熱愛的事情,是再有趣不過的事了。《籃球爆米花》成員在開節目之前,也各自是Podcast的愛用者,習慣用聲音填滿生活空檔,還能增進知識。有人喜歡《科技導讀》,或是深度專訪的《馬力歐陪你喝杯》。4人畢業後幾年後決定自己開節目,享受和聽衆分享內心話的樂趣。 「NBA和電影是我們最大的交集,雖然算是玩樂性質和探索,但有濃厚的興趣和一定知識量。」
被問到用臺語開場的原因,硬了笑着透露:「本土意識在作祟!如果Podcast不是講NBA跟電影,我們可能會聊政治吧!」4人強調內心的本土情懷,不亞於對籃球的熱愛,因此不時也推出電影單元。「我們滿有本土意識,所以也想讓大家探索臺灣電影是什麼東西」。儘管電影單元集數不多,但談論《一一》、《一頁臺北》已能感受成員對電影的細微觀察。
雖然成員四散各國,艾瑞克在芬蘭阿爾託大學念研究所,麥考在廈門FILA擔任運動鞋設計師,硬了和電影限定成員Max在臺北,但4人對錄製Podcast樂此不疲,從去年9月堅持每週用2小時企劃,再各自整理談話內容,連線錄音半小時後,最後的剪輯和上架要再1小時。
對於畢業後不常見面的同窗好友來說,能每週在線上「網聚」製作Podcast,聊着共同的興趣,也算是離開校園後的小確幸。「看了一股腦沒地方發泄,就提出Idea,把我看到的東西、想法一口氣講出來。」而每個人不同的看法,正是節目精彩之處。
「多人討論是節目中最大的特色,讓球迷 和聽衆能在節目中聽到多元意見。」資深籃球作家JC強納森表示。
神奇電影課 讓純聊天也能有深度
可能受到追求單一答案的教育背景影響,在臺灣其實有很多球迷,喜愛針對根本沒有標準答案的「看法」,爭辯對與錯。而《籃球爆米花》跳脫出對錯,對明星賽改制、威廉森穿爆Nike球鞋皆有不同觀點的理性討論。他們就直言Nike在行銷下重本,卻忽略品質。
「不理性的事情的確在PTT或FB社團看到很多。就我自己的觀察,很多人都會使用許多情緒性的字眼。還沒全盤瞭解就先批評,但又沒有闡述自己批評的理由。」艾瑞克說。他們希望能用Podcast這樣的媒介,讓討論被人聽到,進而吸引聽衆到社羣媒體上做更多互動。「現在還沒有聽衆幹譙,但滿期待聽到反面意見,可以聽不同意見還不錯。」 成員們說。
▲《籃球爆米花》成員硬了(左)、Max、麥考(熒幕左)、艾瑞克。(圖/記者林育正攝)
而在尊重不同意見看法和理性討論的背後,是東海大學王怡然老師的《電影與視覺藝術》。課堂上必須欣賞王家衛、奇士勞斯基、黑澤明、阿莫多瓦等大導作品。課程最初雖然讓人有些黑人問號甚至打哈欠,最後卻發現有如頂級威士忌一樣餘韻十足。看完後還會被老師點名分享心得,是造就《籃球爆米花》節目精神的關鍵。大家修完課後甚至回去旁聽,越上越有心得。
「電影課影響現在的形勢,訓練我們把自己的論述整理,有邏輯讓別人能夠理解,把聊天變成有組織。」Max說。
再加上目前節目沒有營利,讓4人能夠完全以興趣爲取向做節目,不用迎合任何聽衆,或是向流量壓力低頭。第16集《那些年我們一起穿的籃球鞋》,就完成結合成員設計背景的優勢,暢談球鞋科技與文化,「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有壓力纔會長久。」
經過大約半年磨合,《籃球爆米花》已找到共事的模式,接下來打算一直做下去,持續分享NBA和電影觀點,強化和聽衆的黏着度,激盪出更多火花。
而Podcast界的大前輩,《Hito大聯盟》主持人Adam也給予建議,「籃球爆米花不錯,我覺得滿流暢的,口條和邏輯也都很有條理。不過目前話題都還是球員和球隊戰力、交易分析比較多,話題稍微單調一點。」因此4人目標節目不只要更專業,也希望開拓議題廣度,碰觸和籃球有交集的黑人文化、嘻哈、時尚等話題,更期許有朝一日能與林書豪、陳盈駿等球星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