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太平!這次隱匿性很強!上海醫生髮現,有些患兒沒明顯咳嗽,CT顯示已是肺炎

“目前還沒有完全太平呼吸道疾病患兒仍然不少。”

上海龍華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李文說。龍華醫院醫務處處長沈亮則告訴記者——

該院兒科日均門急診量

維持在高位運行

但上漲態勢趨緩

12月6日17時許,李文介紹了近期該院兒童呼吸道疾病診治的情況,“目前患兒還是以流感和肺炎支原體感染爲主,部分患者爲合併感染”。

記者在兒科病區看到,與11月候診區排長隊相比,目前候診平穩有序。輸液區的患兒數量暫時有所下降。

“這可能與近期流感患兒較多,而流感以服藥爲主有關,肺炎支原體感染相對比較複雜,病程長,病情複雜,需要補液治療的時間較長,所以現在看病速度會相對快些,積壓在醫院的人數少了一些。”她說。

“今年患兒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隱匿性很強。”李文說,和往年相比,今年呼吸道疾病一是來得早,二是發展很隱匿。她發現,有些患兒即使沒有明顯咳嗽等症狀,但是CT檢查已是肺炎。

李文認爲,家長不可粗心大意,她建議家長督促兒童出門時戴口罩,勤洗手,減少前往人羣聚集性場所的次數;一旦生病及時就醫,不要帶病去學校,身體恢復期間減少體育運動,保證足夠的營養和休息。

12月6日17時許,上海龍華醫院兒科病區。

12月6日17時許,上海龍華醫院兒科輸液區。

肺炎支原體感染後,如何檢測、如何用藥?

胸科專家7問7答一次釐清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邀請上海市胸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張海深入介紹了關於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檢測診斷、用藥關鍵、就診注意事項等。

什麼是肺炎支原體肺炎?

答:支原體是一種大小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的微生物,是自然界中的常見病原體,肺炎支原體是其中的一種。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以間質病變爲主的急性肺部感染,叫支原體肺炎。

今年爲何會引發大量的肺炎支原體感染?

答:其實,肺炎支原體是我國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也是最常見的非典型肺炎病原體,並非今年纔有的新事物。其廣泛存在於全球範圍內,流行規律多爲散發病例,約3至7年會發生一次地區性流行,流行時間可長達1年,流行年份的發病率是非流行年份的數倍,2023年就是一個流行大年。

從流行時間來看,感染呈全年散發,我國北方以冬季、南方則以夏秋季爲多。近期,以上海爲例,肺炎支原體的傳播較之前已有小幅回落。在社區、家庭內或聚集人羣中,都可以有流行感染,暴發則往往多在學校、幼托機構等較封閉的羣體中。

肺炎支原體經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潛伏期約2至3周,潛伏期內至症狀緩解後數週,都有傳染性。它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以兒童、青壯年、無基礎疾病的患者居多。

肺炎支原體肺炎可以用什麼藥物治療?

答:臨牀上主要的治療藥物爲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包括阿奇黴素、紅黴素、克拉黴素等。由於肺炎支原體肺炎有自限性,早期使用適當抗生素可減輕症狀及縮短療程,通常療程爲10至14天,難治性病例延長至3周,不宜將肺部陰影完全吸收作爲停藥指徵。

然而,我國成人肺炎支原體對大環內酯類藥物具有高耐藥率的特點。如果一旦出現大環內酯類藥物耐藥,8歲以上兒童可以使用四環素類藥物,如多西環素、米諾環素、奧馬環素等;成年患者可以使用呼吸喹諾酮類藥物,比如左氧氟沙星等。

肺炎支原體的感染可以預防嗎?

答:戴好口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防感染。近期屬於流行高發期,應少去人員密集的密閉公共場所。在家中、教室內、幼托機構、養老機構內,都應勤通風換氣。市民們可多運動提高免疫力,日常注意高營養、高蛋白飲食,營養均衡。此外,青壯年應尤其注意休息,不要熬夜。

感染肺炎支原體後,是否都會成爲肺炎?主要臨牀症狀有哪些?

答:肺炎支原體感染的主要症狀是發熱和咳嗽,也可伴有頭痛、流涕、咽痛、耳痛。輕者可無明顯症狀或僅有上呼吸道症狀;重症者表現爲肺炎、肺實變、胸腔積液等。

近期多種病毒疊加傳播,如果已經發熱咳嗽,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是肺炎支原體感染?可以做哪些檢查明確?

答:第一,可進行血清學特異性抗體IgG和IgM檢測。

第二,實驗室分離培養。這是更可靠的檢驗標準,但由於常規培養時間長、檢出率低、技術要求高等原因,對早期診斷意義不大。

第三,核酸診斷。在有症狀的患者中,使用核酸診斷結合血清學檢測,可能目前是診斷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最佳方法。

近期醫療機構就診迎來高峰,多次輾轉醫院又擔心交叉感染。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答:如果家長髮現孩子出現以下任何一項情況,都需要高度警惕:第一,孩子發熱持續3天,體溫未有好轉或病情反覆;第二,孩子有明顯咳嗽、呼吸頻率增快,或伴有喘息、呼吸困難、發紺、頭痛、噁心、嘔吐、腹瀉、皮疹、精神差、抽搐等情況,應及時就醫。

支原體肺炎在全球多地出現高峰

爲什麼今年特別嚴重?

主要原因:免疫落差

支原體肺炎爲何會在今年冬天呈現出全球性的趨勢?

一個重要原因是“免疫落差”,即疫情期間與疫情前羣體免疫水平間的差異。

放眼全球,在防疫措施放寬後,大多數國家曾面臨免疫落差導致呼吸道疾病增加的問題。以美國爲例,2022年秋冬肆虐美國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消退後,便呈現出非季節性的趨勢。

簡而言之,隨着防疫管控的減少,羣體的暴露風險增加,再加上免疫水平的落差,羣體更易患上包括肺炎在內的呼吸道疾病。

肺炎支原體的免疫落差出現更遲

肺炎支原體與其他呼吸道疾病相比,還呈現“延遲出現”的特徵。

除此之外,疫情之後,國內的檢測手段增加以及患者、醫生對精確治療的意識提升,也引起肺炎支原體“被檢出更多”。

但肺炎支原體感染本身並不如大家想象的可怕,也不會釀成新一輪的大流行。

除了肺炎支原體,流感病毒、鼻病毒、RSV等多種病原體在近期活躍,各地仍處於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期,我們仍應該更加註意防護,包括注意勤洗手、勤開窗通風、注意保暖、適量運動增強免疫力等多種手段,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和免疫系統。

【儂好上海·小儂綜合編輯】

素材綜合自:@上觀新聞 @澎湃新聞,如有冒犯,敬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