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下人生休止符…奇美創辦人許文龍辭世 「1理念」成就傳奇一生

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圖/奇美博物館提供

奇美實業創辦人許文龍今(18)日上午逝世,享耆壽95歲,該公司發言人陳世賢證實此一消息,他表示,正由家屬進行治喪,後續將對外發布進一步訊息。

奇美實業創辦人許文龍十七、八歲就創業,在臺南開了一家小塑膠廠,資本額只有新臺幣兩萬元,工廠佔地八坪,四個員工,做塑膠用品和玩具加工起家。沒有資本、沒有高學歷、沒有靠山、周圍沒有任何資源,然後身體也不好,憑藉着是不同於一般人對市場的敏銳度。

一開始,他發現若只單純向模具廠拿模子來灌,生產條件與別人是一樣的,就直接從模子開發切入,來提高生產速度和降低成本,加上率先透過外銷,把格局放大,讓小廠業績快速茁壯。

1959年,他正式成立奇美實業,第一次轉型,由塑膠廠轉入壓克力,研發新制程,把該種石化原料變成普及化商品,用途從以往飛機擋風玻璃擴大至建材、浴室、招牌、麻將等。並向中央標準局登記爲「壓克力」,這項技術在他手中誕生,也把奇美推向世界,使許文龍被尊稱爲「臺灣壓克力之父」,更使奇美成爲全球頂尖的壓克力供應商之一。

接續,第二次關鍵性跨入新領域是切入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丁烯聚物)市場,當時起步在先的日本廠家均生產訂製級的ABS,種類上百種,做汽車、做電視各有不同規格。

許文龍的生產模式除讓其躍升爲全球最大生產商外,同時也促使ABS業界掀起一波跟進風潮。1999年,「日本經濟新聞」把「亞洲賞」頒發給他,是日本以外,亞洲民間第一個獲得該項榮譽的人。

而許文龍因技術出身,能掌握產品需求先機,但他企業成功,則另有一套釣魚理論的經營哲學。他認爲,做企業,要去想「如何分享利益」,讓大家都能釣到魚;分享對象包括周邊的客戶、員工和原料供應商,因爲你是買材料、由員工加工,再賣給客戶的。若能夠利益共享,這些人自然會繼續和你在一起。

以員工爲例,奇美員工的薪資高外,配股也比其他公司多,不只技術人員有,即使最基層的守衛、女工都有,上上下下均願爲公司付出,同時讓奇美有「幸福企業」的美稱。

有成就後,他想要回饋社會,加上自己從小身體不好,並有感於臺南地區醫療資源缺乏,民衆常需北上求醫,他很多年前就有蓋醫院的念頭。當時比較具體的想法是自己蓋一家收費便宜、品質好的醫院。剛好1987年時,臺南的逢甲醫院傳出財務危機,他認爲若倒了,對地方人民的影響會大,決定把它買下來。

承接的時候,逢甲負債7億元,考慮到做醫院不一定能賺錢,擔心拖累奇美員工沒有飯吃,他乾脆私下出錢,而這筆金額是他當時所有財產。奇美加入後,展開一連串改革措施,包括降低收費、提高待遇、延攬人才、增添設備等等;並宣示醫院盈餘將「三分之一用於服務病患,三分之一用於擴充醫院,三分之一用於照顧醫院同仁」原則,爲醫院的經營注入一股新的氣象。

而從小愛去博物館的許文龍認爲,文化在人類的生活裡是很重要的,爲彌補臺灣這個落差,他立願要打造一個博物館,典藏的作品,要讓一般歐巴桑、歐吉桑、小學生都可以接受、看得懂的東西。

1990年,奇美文化基金會成立「奇美藝術資料館籌備處」,啓動15年15億元計劃,1992年,奇美博物館正式開館營運。這個博物館內劃分五個主題館,都很平民,展出包羅萬象,有西洋藝術館、樂器館、自然史館、文物館和古兵器館。像文物館從古埃及、古希臘、羅馬帝國,到中國和伊斯蘭這些古文物都有,全是全人類文明的遺產。

他一直想辦法讓這些生活的、草根的、大衆會感動的藝術文化活起來,並設下一個理想,要讓臺灣的文化復興由臺南開始,而臺南的文化復興,是由奇美開始的。隨着收藏品持續增加,原有的奇美博物館場地已不敷使用,許文龍有意找一個比較大的地方來展示;當時擔任臺南縣長的蘇煥智剛好提出佔地40公頃的臺南都會公園計劃,欠缺資金下,向其遊說撥出10公頃做爲博物館新址之用,雙方一拍即合。

2012年,奇美已把斥資13億元建好的新館建築物捐贈給臺南市府,明年中將開幕,雖然每年起碼要花費兩億元管理,但延續許文龍的想法,將堅持不收費。他認爲,只有藝術與文化纔是永遠的,應該讓全民共享。

另奇美實業的環保標準一直高於政府規定,惟許文龍仍在意奇美未來要留給後代子孫什麼?2004年,臺南縣府與奇美旗下的聯奇開發簽約,打造全國第一個生態工業園區,由許文龍命名爲「樹谷」,以種植10萬棵爲目標。該園區佔地面積247公頃,奇美只規劃其中150公頃作爲企業用地,其餘由綠地、大型公園、生態中心,與佔地高達22公頃的生態景觀滯洪池所組成。奇美將投入150億元開發成本,預估未來可創造六千億元產值、二萬個就業機會。

許文龍認爲,產業應對社會要有一個責任,尤其是臺灣的環境已經被破壞得相當嚴重。他提醒一心只想賺錢的人,「錢是要用的,不是要省的」,這樣,社會才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