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叫器之後換對講機爆炸:黎巴嫩連環爆又20死,無差別攻擊令以黎衝突升溫

左爲黎巴嫩南部的Kfar Sir發生對講機爆炸案後,救護車到現場。右爲爆炸之後的對講機碎片。 圖/路透社、美聯社

黎巴嫩貝魯特19日再度發生對講機連續爆炸案,至少20人死亡、450人受傷,出事的對講機是爲日本廠牌ICOM已停產機型,品牌方已否認製造;前一日發生的呼叫器連續爆炸案,死亡人數也上升到12人,近3,000人受傷,而爆炸的呼叫器品牌臺灣「金阿波羅」,表示生產與銷售商都是位於匈牙利的BAC Consulting KFT,但BAC卻稱只是中間人,案情疑點重重。兩波爆炸的電子設備持有者都是真主黨成員,真主黨指控兇手即是交戰中的以色列,儘管以色列尚未對兩波攻擊提出任何迴應,但以方近來積極在北方加強部署軍力,疑似欲發動地面突襲,令各方擔憂戰火持續擴大。而這些連續爆炸事件,除了針對真主黨之外,無差別攻擊也造成許多無辜市民死傷。

黎巴嫩再次發生多起通訊設備爆炸案,這次爆炸的是對講機——2024年9月18日首都貝魯特南郊、貝卡谷地(Beqaa Valley)、黎巴嫩南部等地的真主黨員所使用的對講機爆炸,造成至少20人死亡、超過450人受傷。一天前的9月17日,貝魯特的多名真主黨員所持呼叫器於約莫同一時間爆炸,死亡人數上升到至少12人,當中包括2名幼兒,另有將近3,000人受傷。真主黨指責連續兩日的爆炸案都是以色列所發動,而以色列仍無迴應。

而9月18日的其中一起爆炸事件,發生在前一日呼叫器爆炸案死者(1名11歲男童與3名真主黨員)的喪禮上,《BBC》報導當時人們聚集哀悼死者,在喪禮即將開始之前突然發生爆炸,導致場面一片混亂、許多人尖叫逃跑。

《路透社》報導,由於爆炸案的影響,駐地記者目睹貝魯特的真主黨成員拼命將還未爆炸的對講機內的電池取出、拆解零件。而黎巴嫩紅十字會則表示,已經派出30支救護隊應對各地所發生的連環爆炸事件。

黎巴嫩貝魯特南郊,9月18日擡着呼叫器爆炸案死者棺材的哀悼民衆。 圖/歐新社

由於爆炸案發生的時間相近,爆炸原因初步排除電池過熱導致,真主黨在9月17日的爆炸案之後,認爲原因是呼叫器中藏有爆裂物,在同一時段收到特定訊息指示後便被遠端啓動爆炸程序。發生爆炸的通訊設備(呼叫器與對講機)爲真主黨員所有,可視爲瞄準真主黨成員發動攻擊,但爆炸發生於被動過手腳的通訊設備所在的任何地點,包括住宅、汽車、雜貨店和咖啡館,大量平民、包括孩童也被捲入而死傷,已形成了無差別爆炸攻擊。

雖然以色列對爆炸事件和真主黨的指責沒有迴應,但《美聯社》另引述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該官員指出,以色列向美國通報了引爆呼叫器中爆裂物的行動。《路透社》亦引述匿名美國官員的說法,報導以色列於9月17日向華府表示將在黎巴嫩採取行動,但該次通報並沒有提供細節給美方。

爆炸事件亦表明,可能整個真主黨的通訊網都被以色列滲透,目前對真主黨而言,沒有任何電子設備可以安全使用,《BBC》即指出爆炸案發生後,其位於貝魯特的採訪團隊多次被真主黨支持者攔下,要求不要使用手機、相機。

此前,出於對以色列監控手機、追蹤行蹤的擔憂,真主黨使用呼叫器等老式、低科技通訊設備,因其運作的無線網路與手機的電信訊號系統不同,從而能夠避開以色列可能對黎巴嫩電信網路所進行的電子監控、保護訊息不被攔截,卻不料設備被動了手腳、成爲對真主黨製造爆炸攻擊的工具。

9月18日的對講機爆炸案發生後,貝魯特的一名對講機持有者拆下設備內的電池。 圖/路透社

▌爆炸的呼叫器和對講機究竟是誰製造?

而9月18日發生爆炸的對講機,標籤上寫着ICOM和「日本製造」,ICOM公司位於大阪,這次爆炸的機型IC-V82,在2014年已經停產。

ICOM由井上德造創業於1954年,而後於1964年正式成立ICOM公司,專門設計製作無線通訊設備,其業務範圍與海外駐點,除了亞洲的臺灣、中國之外,還包括美國、歐洲等地,近年來也在中東與非洲展開業務。

對講機爆炸案發生後,ICOM公司向《美聯社》表示,在黎巴嫩發生爆炸的設備疑似是山寨產品,而非由ICOM製造。該公司無線電資深銷售經理諾瓦克(Ray Novak)正在美國羅德島州參加貿易展,他向媒體表示:「我可以向你保證,那些不是我們的產品。」

除呼叫器和對講機之外,《路透社》引述消息指出,真主黨在約5至6個月前購入發生爆炸的呼叫器時,也在差不多時間購買了手持式收音機。

而9月17日爆炸的AR-924型號呼叫器則是臺灣的「金阿波羅股份有限公司」授權貼牌的產品,金阿波羅於9月18日表示生產商是位於匈牙利布達佩斯的BAC Consulting KFT,銷售亦是由BAC負責。

臺灣經濟部指出,臺灣沒有直接向黎巴嫩出口金阿波羅呼叫器的紀錄,而匈牙利當局則迴應,BAC亦僅扮演銷售中間人,該批呼叫器設備從沒有「出現在匈牙利境內」——意即,否認該批呼叫器是在匈牙利製造生產。而BAC執行長接受《NBC》訪問時,也否認參與制造呼叫器,自稱僅是中間人。且《路透社》實地前往BAC註冊地址查訪,發現該地點疑似民宅、無實體辦公室,BAC因此被質疑是空殼公司。對此,金阿波羅暫無迴應。9月19日,金阿波羅董事長許清光以證人身分,赴臺灣調查局國安站協助調查。

如果金阿波羅、BAC、ICOM的說法都屬實,則究竟是誰製造了發生爆炸的通訊設備?爆裂物又是何時、以及如何被放入設備中?答案依然成謎,而以黎之間的局勢更爲緊繃,中東震盪擴大。

9月18日對講機爆炸案發生後,所有電子通訊設備的安全性都被擔心,黎巴嫩士兵在一處醫院停車場地洞引爆通訊設備。 圖/歐新社

▌以黎衝突升溫

在兩起攻擊案發生不久之前,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Yoav Gallant)纔對外宣稱,以黎雙方的邊界衝突戰爭「將展開全新階段」,同時從加薩地區抽調了陸軍第98師派駐至北部邊境,當中包括突擊部隊與傘兵部隊,顯現從高空交火演變爲地面戰的可能性大增。

以色列先前已將約6萬名國內居民從北部的以黎邊境地帶撤離,加蘭特日前誓言要將這些居民送回家鄉。英國安全智庫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執行長馬多克斯(Bronwen Maddox)則指出,在雙方交火不曾減弱的情況下確實難以安心居住,分析家也同意,以方若想要有效威嚇真主黨、讓居民有勇氣回家,發動一場快速的地面突襲可能是最有效的方式。

「重心已經向北移轉,我們正在向北部區域調派兵力、資源和能量。」加蘭特辦公室聲明如此表示。

另一方面,在阿爾及利亞爲首的多個阿拉伯國家請求下,聯合國安理會18日已經決定將在20日召開會議,商討呼叫器爆炸案後續。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也警告,呼叫器爆炸案針對真主黨下手,凸顯出「黎巴嫩的衝突面臨戲劇化升級的極大風險」,並強烈呼籲事件各方拿出最高的自制力,「避免一切會令衝突升高的事」。

「很明顯地,所有的電子設備爆炸案都是爲了在一波大的軍事行動前先發制人突襲。」古特雷斯說。

真主黨已誓言會採取報復,喊話以色列等待他們對這場「呼叫器屠殺」的迴應,並宣佈在9月18日已經向以色列的飛彈設施發射了火箭,但以色列軍隊表示,沒有收到任何損毀或傷亡的報告。

根據伊朗媒體報導,伊朗駐貝魯特大使阿曼尼(Mojtaba Amani)也在9月17日爆炸案受了皮肉傷,但《紐約時報》引述兩位伊朗革命衛隊成員,說阿曼尼失去一隻眼睛,另一隻眼重傷。伊朗駐聯合國使團透過書面聲明指出,伊朗將保留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必要時將依循國際法對這場攻擊提出迴應。伊朗是同爲伊斯蘭教什葉派的真主黨最大金主。

醫院外的黎巴嫩士兵。 圖/歐新社

自2023年10月哈瑪斯攻擊以色列、以色列全面圍攻加薩以來,黎巴嫩真主黨爲表對加薩的支持,從2023年10月8日起每天向以色列發射火箭彈,至今將近1年,以軍和真主黨幾乎每天都維持低強度交火,以色列至少有23位士兵與26位平民死亡;黎巴嫩一方也有至少500人死亡,平民約佔百人。兩國邊境至少10幾萬居民因此被迫撤離高風險區域。

2024年年中以來,以色列與鄰近地區的衝突不斷擴大,先是哈瑪斯政治局主席哈尼亞(Ismail Haniyeh)於7月31日在德黑蘭遇襲身亡,本已艱難的以色列與哈瑪斯談判持續陷入僵局;真主黨在7月底誤擊中以色列佔領的戈蘭高地,導致12名敘利亞裔兒童死亡,以色列亦在報復攻擊時殺死真主黨高階指揮官舒克爾(Fuad Shukr),雙方還在7月底展開近1年來最猛烈交火,以色列宣稱派出100架戰機猛攻真主黨的火箭發射場;真主黨則稱發射了320枚火箭彈與多架無人機,導致數名軍人死亡。8月一場交火中黎巴嫩也有11人死亡(延伸閱讀:以色列與真主黨互轟:逾10個月以來最大交火,雙方已「剋制停火」不願升溫)

《BBC》指出,其實到目前爲止,真主黨都還不打算真正與以色列展開一場大戰,黎巴嫩自2019年以來都深陷經濟危機,多數民衆都不希望衝突升級,但這不代表民衆對於恐怖的連環攻擊案沒有產生憤怒。貝魯特智庫卡內基中東中心(Carnegie Middle East Center)副執行長阿里(Mohanad Hage Ali)表示:

「真主黨想避免全面開戰,但考量到(攻擊)規模......他們會有壓力要做出更強烈的迴應。」

根據《路透社》,真主黨極具人氣的領導人納斯拿拉(Hassan Nasrallah)將在當地時間9月19日發表演說。

人們擡着一具黎巴嫩真主黨成員的棺木,該成員死於9月17日的呼叫器爆炸案。 圖/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