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爲昌平 | 昌盛平安之地 人文薈萃之城

如果你問

何爲昌平?

平平想邀你開啓一場穿越之旅

早在6000年前

就有先民在昌平定居生活

漢建昌平

“昌平”得名至今已有2000餘年

元代郭守敬從白浮泉引水開鑿通惠河

明朝十三位皇帝將皇陵定於此處

歷經滄海桑田、風雲變幻

昌平築就成爲如今

上風上水、宜業宜居的

昌盛平安之地

人文薈萃之城

京師之枕

昌平位於北京市西北部,地處溫榆河沖積平原和燕山、太行山支脈的結合地帶。清張吉午《康熙順天府志》贊昌平山川形勝雲:“山似陣雲,水如天塹。居庸鎖鑰,疊翠驚人。風震龍沙,煙封鳥道。神京西北,夙號屏垣。”

昌平地區約三分之二爲山區,山地總面積800平方公里。區域內有名稱的山峰256座,載入明代《隆慶昌平州志》的名山有29座,其中與昌平文明起源和城市走向密切相關的主要有三山。

其一是軍都山,又名居庸山、北山,高峰海拔1000米以上,是昌平衆山之母。

昌平見諸史冊的第一次建置,即秦國置軍都縣;第一場戰役,即西漢初年周勃“屠渾(軍)都”城;第一位隱士,即東漢盧植隱居上谷軍都山。自春秋戰國以來,軍都山以其險要的戰略地位,每每成爲兵鋒所向之地。一直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華北抗戰初期,軍都山仍在國防上作過偉大貢獻。

其二是天壽山。舊名黃土山、東山,其勢“千峰圭挺,萬嶂螺分,蜿蜒若游龍鼓濤,開閃如翥鳳凌漢”,史稱“軍都諸山之岡阜”,海拔513米,是昌平山系的後起之秀。明永樂七年(1409年),明成祖在此營建長陵,封曰天壽山。天壽賜名,是昌平歷史的分界線。昌平從軍事邊城而真正成爲“京師之枕”,就奠定於這一時期。

其三是雪山,曾稱靴山,或傳爲積粟山,位於南口鎮雪山村西北,屬軍都山山前洪積臺地上的侵蝕孤丘,海拔僅118米,是昌平山系的小兄弟。遠古時代的雪山地區,依山傍水,土地肥沃,宜於放牧與種植,爲人類理想棲息之地。昌平約6000年的文明史,即以“雪山文化”爲起點。

畿輔重鎮

歷史的腳步從未停歇

秦時在昌平設軍都縣,西漢設昌平縣

有一種說法認爲

“昌平”之名來自

漢代貴族的封爵——昌平侯

“昌”,代表興旺、繁榮

“平”,蘊含安舒、寧靜、公正等

合取“昌盛平安”之意

“昌平”得名至今已有2000餘年

關爲禁鎖之地,城爲安民之邑。作爲軍事要區,昌平除設關戍守外,還築有多座古城。如戰國有虎峪城,秦漢有軍都城、昌平城,北魏有芹城,明有白羊城、長峪城,等等。這些城池後來都形成村落,折射着昌平發展的歷程。明代定都北京後,升爲昌平州(轄懷柔、密雲、順義三縣),築有永安城和鞏華城,成爲明朝的京畿重鎮。

明景泰元年(1450年)春,爲護衛陵寢,鞏固邊防,景泰帝朱祁鈺下令“城昌平”,這就是後來的昌平州城——永安城。城闢有東西南三門,《康熙畿輔通志》載,東門名太安門、西門名平安門、南門名永安門。

“永安”之名取長治久安之意。曾在永安門上方懸掛、刻有“畿輔重鎮”四個大字的石匾,像是宣示着昌平的重要地位。

景泰二年(1451年),因軍事上的需要,永安城竣工甚速,當時只是一座初具規模的“土城”,後經不斷包砌增築,才形成壯麗的城池。如今昌平人常走的東西南北四環路,就建在昔日永安城的護城河上。

文化遺產

厚重的歷史必然孕育豐富的文化遺產。明代後期名士蔣一葵在《長安客話》中曾有一段描述:“皇陵形勝,自其近而觀之,前有鳳凰山如朱雀,後有黃花鎮如玄武,左莽山即青龍,右虎峪即白虎,且東西山口兩大水會流於朝寧河,環抱如玉帶三十餘里,實爲天造地設之區。”這裡所說的“形勝”即爲明十三陵所在地——天壽山區域,周邊東、西、北三面環山,形成一個向南開口的馬蹄形凹地,體系完整、規模宏大、氣勢磅礴。

謀士廖均卿遍訪京郊後向明成祖進言:如將皇陵定於此處,則“玉燭清明,並立辰而永耀;金符浩蕩,亙萬古以長存;國祚無疆,邦家有慶”。明成祖遂同意在此興建陵墓。

如今的明十三陵,以長陵爲中心,神路自南端陵門直達長陵。在長達7千米的主神道上,建有石牌坊、大宮門、碑亭、華表、石像生、龍鳳門等建築。這些既是皇威的象徵,爲謁陵營造了氣氛,也爲昌平造就了一處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作爲“燕京八景”之一的“居庸疊翠”,就在昌平境內的另一處世界文化遺產內——居庸關長城。

居庸關得名,始自秦代,漢代沿稱居庸關,三國時代名西關,北齊時改納款關,唐代有居庸關、薊門關、軍都關等名稱。居庸關作爲歷史上重要的軍事和交通要塞之一,雄踞太行山軍都陘要衝,在萬里長城中有“天下九塞,居庸其一”“九關第一數居庸”之美譽。

現在的居庸關長城景區,因其雲臺石刻石雕的精美、美猴王敵樓的惟妙惟肖、“居庸疊翠”再現、夜長城豐富多彩的活動等,吸引了衆多遊客的參觀遊覽。

正可謂

“不到長城非好漢

不爬居庸關夜長城真遺憾”!

點擊視頻查看夜晚的居庸關

龍泉漱玉

如果說山是一座城市的筋骨

那麼水則是一座城市的“血脈”

滋潤和養育着城市的文明

古代昌平地區的水資源極爲豐富

載入《隆慶昌平州志》的名水名泉有26處

其中在昌平乃至北京史上

起到重要作用並留下較多歷史記載的

當屬白浮泉

白浮泉又稱龍泉、神山泉、神仙泉,發源於白浮山北麓。在作爲元代京杭大運河源頭以前,白浮泉靜水流深,默默無聞。元朝初年,各地的糧船順着大運河北上,到了位於通州的終點後,要靠陸運才能運到元大都,成本高昂。水利專家郭守敬爲解決漕運水源問題,從昌平的白浮泉引水,開鑿通惠河。

據《行狀》記載,白浮甕山河水“經甕山泊,自西水門入城,環匯於積水潭(今什剎海)”。白浮甕山河引水與通惠河的開通,標誌着京杭大運河的正式完成。從此,白浮泉在歷史上有了“京閘壩之源”“通惠壩河之源”“通惠河源”等譽稱。

明代以後,因諸多原因,白浮泉不再納入通惠河,但泉水依然噴涌不止。明隆慶年間(1567年—1572年),白浮泉一帶以“龍泉漱玉”名列“燕平八景”之一。

近年來,爲了能夠更好地保護和展示這一歷史遺蹟,相關部門對白浮泉遺址展開了精心的規劃與修復工作,以此爲基礎打造的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於2023年4月份向遊客開放,裡面的龍泉禪寺、九龍池、都龍王廟修繕一新,且重現當年“龍泉漱玉”勝景,以文化、旅遊等多種元素融合,爲昌平城市發展注入新元素。

三條文化帶匯聚

煥發新光彩

作爲北京大運河、長城、西山永定河

三條文化帶唯一交聚區

昌平區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爲指導

突出“運河之源、太行之首、居庸之要”

三帶交聚的獨特優勢

推動文旅融合創新發展

守護傳承文脈薪火

統籌實施“三條文化帶”昌平段保護髮展規劃,重點抓好居庸關長城活化提升、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二期等項目,高水平辦好“居庸山月”中秋晚會等品牌活動。抓好明文化文博旅綜合體項目規劃建設,有序推進明十三陵全域開放。深入挖掘中軸線北延長線文化資源,串聯國家版本館、精品民宿等文旅資源,打造經典騎行線路、鄉村招牌美食等特色文旅 IP,推動文旅農融合發展提升品質、做成品牌。

爲賡續古城文脈

昌平區實施政府街城市更新工作

重現“永安古城”歷史風貌

當前

昌平作爲首都重點發展的平原新城

以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爲統領

以加快“四區”建設爲藍圖

聚焦“以科教引領、文旅融合爲驅動

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等行業”的目標任務

堅持以文化人、以文強區,加強頂層設計

完善發展數據,解決人才落地

強化園區建設,推進“文化+”融合發展

努力建設歷史人文

與現代科技交相輝映的

文化魅力之城

助力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歡迎到昌平

欣賞歷史古蹟

感受人文魅力

更多視頻,盡在北京昌平視頻號,歡迎關注~

文字:張宜恬

部分內容來源於燕平故事、昌平史話等

微信公衆號:beijingshichang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