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夏糧收購有序推進 確保顆粒歸倉

6月17日,送糧車輛在中央儲備糧鄭州直屬庫有序排隊售糧。受訪者供圖

入夏以來,多地遭遇極端天氣,夏糧產量及收購問題引人關注。近日記者深入有“中原糧倉”之稱的河南糧食產區,進行了實地探訪。

“三夏”(夏收、夏種、夏管)時節,豫州大地上金黃遍野、麥穗飄香,糧農們帶着豐收的喜悅,滿載新麥,驅車向附近的夏糧收購站駛去。

“我們(村)每年都優先來這兒(售糧)。”6月18日,在中儲糧商丘直屬庫門口,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水池鋪鎮糧農王紅權邊整理運糧車邊說道,“今年我已經幫村裡運來60多萬斤小麥了。”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跟隨王紅權走進庫內,入眼是一幅忙中有序的景象:工作人員耐心地引導送糧戶登記制卡,志願者熱情地遞上食物和防暑用品,智能設備揮舞着機械臂協助完成驗質、過磅、過篩等流程,飽滿的麥粒最終被送上傳送帶顆粒歸倉。

夏糧收購是全年糧食收購的開局之戰,對於保障種糧農民的切實利益、穩定糧食市場運作以及確保重要農產品供應安全具有重大意義。記者從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儲糧”)河南分公司瞭解到,今年新糧上市後,該公司全面啓動240個庫點入市收購,覆蓋全省157個縣(市、區)特別是小麥主產縣,堅決兜住農民種糧“賣得出”的底線。

超前準備 等糧入倉

作爲我國的“中原糧倉”,河南今年新季小麥產量增加,質量普遍好於去年。但記者日前在河南走訪中儲糧多個直屬庫後發現,由於極端天氣、增儲和輪換任務疊加等問題,今年河南夏糧收購工作遇到不小的挑戰。

“我們在各縣區都設了收購點,以減小壓力。”中儲糧開封直屬庫總經理陳玉峰直言,今年的夏糧收購工作“十分特殊”,不僅要完成輪換收購任務,還要同步完成增儲收購任務。爲此,在開秤收購前期,開封直屬庫提前準備了充足的空倉,讓“倉”等糧。

“增儲收購需要我們‘自收自儲自管’。”據開封直屬庫倉儲管理科科長黃攬月介紹,入庫過程中,中央儲備糧要求入倉到1/3、1/2、2/3和全倉的時候,做好品質檢測。因此,增儲庫點的巡查員每天巡查時,會把當天一些樣品帶回來送到中心庫,而中心庫是24小時全天候檢測。

“我們接到樣品後,會保證6小時內把檢測結果反饋回庫點進行比對,保證整個轄區的質量檢驗同步進行。”黃攬月說,開封直屬庫提前在中心庫、尉氏分庫、蘭考分庫設置了10條作業線,培訓關鍵崗位60餘人次,統籌安排租倉庫點收儲人員力量,做到“人”等糧。

作爲國家政策性糧食收購執行主體,在新麥大量上市、價格弱勢運行之際,中儲糧全面增儲並着力穩定市場價格。以商丘爲例,本地小麥當前一級市場收購價爲1.2元/斤左右,周邊麪粉加工企業收購價格1.24元/斤左右,而中儲糧收購價三等及以上爲1.25元/斤。

爲確保售糧農民糧出手、錢到手,“我們積極與銀行機構對接,通過‘一次審批,分批承貸’和籌措自有資金措施,準備了約1.2億元的收購資金。”中儲糧鄭州直屬庫總經理冀聖江告訴記者,他們還提前調試、升級、維護輸送機、清理篩、地磅等設備70餘臺,確保夏糧收購順利進行。

科技護航夏糧收購全過程

“我們圖的就是服務好、不壓價、卸車快,資金當天就能到賬。”糧食經紀人高明春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他今年已經在中儲糧鄭州直屬庫售賣了5000噸小麥。最近正值河南新糧收購高峰期,但是在日接卸力3000多噸的中儲糧鄭州直屬庫門口,記者發現車輛井然有序、流轉迅速。

對此,中儲糧鄭州直屬庫倉儲管理科科長康經偉給出答案:直屬庫主要是通過增設收購作業線、使用新型技術設備以及早上班晚下班延長作業時間等方式,提升卸糧效率。現在,糧農通過“惠三農” App可以實現預約售糧,從制卡、糧食扦樣、檢化驗、過磅到卸糧入庫,總共只需要45分鐘至1小時。

近年來,售糧戶使用的車輛載重越來越大,爲加快卸糧速度,鄭州直屬庫還引進了卸糧液壓翻板,運糧車可以直接開上液壓翻板自動卸糧,“按原來水平算,一輛裝有30噸小麥的大卡車至少需要兩三個工人拿耙子卸1.5個小時,現在也就是30分鐘左右。”康經偉說。

在中儲糧開封直屬庫服務大廳,記者看到一張擺放着3個玻璃罐的方桌。詢問後才得知,這些貼有“混合麥一等、二等、三等”字樣標籤的玻璃罐是爲了“亮標準”。爲保證入庫的每一粒糧食質量合格,符合國家標準相關規定,開封直屬庫運用信息化智能化監督等手段,對不符合要求的糧食堅決不予入庫。

在開封直屬庫倉儲管理科質檢員彭田園看來,智能化扦檢分離系統既是售糧速度加快的重要環節,也是避免收“關係糧”“人情糧”的重要工具。她提到,過去手工分樣時工作強度很大,整個過程“塵土飛揚”,而現在不到1分鐘就能完成。

其中的智能化檢測設備,10分鐘就能對一份糧食樣本的容重、水分、雜質、不完善粒等指標,進行一體化自動檢測,大幅提高糧食檢驗效率,減少扦檢環節的人爲因素,還能有效杜絕“擡級擡價”“以次充好”等問題,實現了由“人防”到“技防”的提升。

綠色儲糧 顆粒歸倉

爲什麼必須儘快完成夏糧收購?中儲糧鄭州直屬庫總經理冀聖江告訴記者,伏天是一年中保管糧食最難的時候,一方面是溼度較大,糧食極易生蟲,另一方面是即將進入汛期的關鍵期。因此,確保糧食顆粒歸倉後,如何安全、綠色儲糧至關重要。

在中儲糧開封直屬庫的某個租賃庫點,數座整齊劃一的淺圓倉拔地而起,頗爲壯觀。“與傳統平房倉相比,淺圓倉機械化程度更高,單條作業線一天能卸將近1000噸糧食。”黃攬月認爲,“上不漏雨,下不返潮”只是儲糧倉房最基本的要求。

近年來,中儲糧全面推廣糧倉智能通風技術、智能氣調儲糧技術等綠色儲糧技術,應用覆蓋率達到98%,已基本形成北方以低溫(準低溫)儲糧爲主、南方以控溫和氣調儲糧爲主的新時代儲糧技術體系。比如,據黃攬月揭秘,得益於內環流控溫技術,開封直屬庫就有個特別會“省錢”的保管員,有一年保管一噸小麥所花費的成本僅爲0.24元。

簡單來講,內環流控溫技術就是利用河南四季分明的氣候特性,冬季放冷空氣進入糧堆降低糧溫、進行蓄冷,夏季再用小功率風機將糧堆內部的冷空氣從通風口抽出,送到倉內空間,降低倉溫、倉溼和表層糧溫,均衡各層間糧溫,從而實現常年低溫(準低溫)儲糧。

“據我們測算,1噸糧食降低一個溫度點,就能節省1分錢左右的費用。”黃攬月說。記者瞭解到,中儲糧有效發揮“無形糧田”的作用,近年來將綜合損耗率控制在1%以內,每個儲藏週期減少糧食損失150萬噸以上,相當於300萬畝良田一季的產量。

走入中儲糧鄭州直屬庫的中心監控室,記者在一面牆大小的屏幕上,看到涵蓋庫區動態、糧倉測溫預警處理等功能在內的智能化糧庫集成控制平臺主頁。“我們可以看到,頁面上顯示,目前倉內儲存的小麥、玉米、大豆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倉儲科監控員張永青說。

據張永青介紹,通過倉內外的高清攝像頭和埋在糧堆深處的衆多傳感器,工作人員能清晰地觀察到糧食的色澤、溫度、溼度等關鍵數據,該系統還具備人工智能,能夠自動分析畫面實現安全預警。“這便於及時觀測庫情、糧情,與以往相比,我們可以更高效地處理問題。”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婉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