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18歲大專生,沒畢業就被企業爭搶,年薪或達35萬,他有何長處
在如今的社會中,“內卷”、“躺平”、“學歷貶值”各種流行詞,全都戳中了年輕人的痛點和焦慮,讓人苦不堪言。
早班擁擠的地鐵
現在好像大學文憑,好像並沒有那麼“值錢”,有些人更是戲稱畢業即失業,但在這種大環境下,一個大專小夥卻脫穎而出。
作爲最不起眼的技校生,憑藉着自己的努力,在還未畢業的時候,就收到了許多家企業遞來的“橄欖枝”。
圖片來源於網絡
開出的條件還十分不錯,每月1萬左右,行業內的前輩,年薪最高有35萬,難道一技之長真這麼吃香?
圖片來源於網絡
技校生的逆襲
寒窗苦讀十餘載,最終卻淪爲“孔乙己”,這大概是很多大學生,不願面對的殘酷現實,屬實是一個充滿矛盾的時代。
大學生求職
現在的大學畢業生可以說是越來越多,找工作競爭很激烈,而與此同時,製造業正在轉型,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卻越來越大。
這樣就導致了一種情況的出現,大學生找工作難,而技術工人又很缺,在有一段時間之內,技校常被認爲是差生的“天堂”。
大學生求職
很多人覺得,只有成績差、上不了大學的學生纔會去讀職業學校,認爲技校的學生,就是不務正業、比別人差一截。
說起來的話,感覺真是一個輪迴,在七八十年代,國家大力發展工業的時候,技術工種走到哪不得被人稱讚兩句。
七八十年代技術工
等步入新世紀之後,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慢慢開始追求高學歷,轉而認爲學技術只是最次的一個選擇。
這種偏見,不僅讓很多有技能天賦的年輕人,錯失了發展良機,也導致了社會對技能人才的重視不足。
七八十年代技術工
所以說,時代在不斷前進,人們的一些觀念,是需要隨着發展改變的,就像現在很多人說,技術性人才緊缺。
一批批技校畢業生,憑藉着精湛的技藝,和對事業的執着追求,在各行各業嶄露頭角,甚至成爲了行業的佼佼者。
圖片來源於網絡
河南小夥楊賀淇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這個18歲的大專生,在數控銑牀上,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
他加工的零件誤差,竟然只有頭髮絲直徑的二十分之一,不僅讓自己成爲了各大企業爭搶的“香餑餑”,也讓更多人看到了技校生的潛力和價值。
圖片來源於網絡
“金飯碗”與“大國夢”
楊賀淇,一個來自河南新鄉的普通大專生,他的人生軌跡,原本可能和其他技校生一樣,默默無聞地走向平凡。
圖片來源於網絡
然而卻走上了一條與衆不同的道路,在學校裡,他可能並不是最耀眼的存在,沒有顯赫的家世,有的就是對技術的好奇。
楊賀淇爲了學會數控銑技術,比其他人下了更多的功夫,一絲不苟地學習和實踐,可能很多同學都覺得,數控銑牀操作枯燥乏味。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他們不明白這些複雜的程序,和參數有什麼意義,只是被動地接受着老師的教導,完成着學校佈置的任務。
但楊賀淇不一樣,他努力學習操作技巧,翻閱大量的專業書籍,查閱各種技術資料,有不會的問題就去請教老師。
圖片來源於網絡
事實證明,他的努力和付出,並沒有白費,技術水平突飛猛進,很快就超越了同班同學,甚至比肩一些經驗豐富的老技工。
他加工的零件精度極高,誤差控制在頭髮絲的二十分之一,與此同時,還在河南第三屆職業技能大賽上,展示了他的才華。
圖片來源於網絡
憑藉着紮實的理論功底和精湛的操作技能,一路過關斬將,最終獲得了數控銑項目的冠軍,成了各大企業爭搶的對象。
他們提供的待遇也很不錯,有的月薪上萬,有的提供穩定的工作編制,一個18歲的技校生,能夠獲得如此高的待遇,這是難以想象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楊賀淇的成功,徹底顛覆了人們對技校生的傳統認知,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只要掌握一技之長,技校生也能擁有“金飯碗”。
如果說楊賀淇的出現,激勵了無數技校生,那麼還在他之前的洪家光,就可以說凸顯了技能人才的重要性。
洪家光
個體的奮鬥
與楊賀淇的“金飯碗”之路不同,洪家光的奮鬥歷程,則更多地體現了“大國工匠”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
右1洪家光
從一個普通的技校畢業生,成長爲航空發動機領域的頂尖專家,他的經歷那真是一部,充滿挑戰的奮鬥史。
洪家光選擇技校的原因,並不是說他成績差,而是受限於家庭情況,他是79年出生的,那個時代大多數都比較貧苦。
洪家光
畢業後,他去了瀋陽黎明航空發動機公司上班,在剛進到工廠時,也體會過理想和現實的落差,讓他非常的迷茫。
本以爲在生產線上,能看到一排排的飛機,可沒想到卻是在破舊的廠房工作,而且還都是一些非常老舊的設備。
洪家光
一時之間,他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不過好在最終想明白了,堅持和夢想之間,並不是有了夢想才堅持,而是在堅持中讓夢想更清晰。
也就是靠着這番話,他從一個小小的車間工人,成爲了“大國工匠”,從底層一步步的做起,直到擁有自己的團隊。
洪家光
在此期間努力攻克難關,經過無數次的嘗試和改進,解決了不少被國外“卡脖子”的難題,讓我國在航空領域更進一步。
到這時候,洪家光早已不滿足於現狀,他明白要讓我國的航空發動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就必須掌握自主研發的技術。
洪家光
在經歷了多年的研究和實踐後,他做到了這一點,2017年憑藉這項技術,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也就是在那一刻,“大國工匠”這個稱號算是實至名歸,他的成功不是偶然,靠的是幾十年來的堅持和努力。
洪家光
結語
楊賀淇和洪家光的故事,是新時代技能人才的縮影,同時也說明了,人才的標準不僅僅看學歷,技工也並不低人一等。
洪家光
只要擁有精湛的技能,和執着的追求,無論身處哪個行業,都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輝煌,實現人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