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職業技術學院:在解構中建構 讓“大思政課”潤物無聲
匯心湖校區和鼓山校區“山水”呼應,一體發展,構成了合肥職業技術學院,這所合肥市唯一市屬高職院校的地理格局。而該院致力於思想政治教育、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前沿科學技術傳播爲一體的品牌論壇“山水講堂”, 以科學性、人文性、時代性爲特色,則充盈了校園文化的內涵——作爲該院“大思政課”建設中的一環,“山水講堂”在師生中獲得的同頻反饋,映照出了該院推進建設大思政課系統、實踐三全育人的生動圖景。
解構:多元多維度 平臺更寬廣
從要素上看,事件、地點、角色、內容,構成了一次思政教育。從傳播過程分析,信源、內容、傳播媒介、受衆、反饋則構成了教育的過程。如何讓思政教育更有效?合肥職業技術學院從分析優化思政教育相關的每一個元素入手,搭建“大平臺”。
一方面,拓展校內實踐教學平臺,既依託“ 一站式”學生社區、第二課堂活動基地、心理素質拓展基地等傳統實踐教學平臺,也與時俱進,運用現代技術拓展實踐教學空間,利用思政館VR設備等現代化實踐教學平臺,切實爲學生獲得精準體驗、多維體驗拓展教學空間。另一方面,開拓校外實踐教學陣地。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紀念館、鄉村振興示範區以及校企合作基地等設立實踐教學陣地,豐富實踐育人載體,用好用活地方紅色資源、本土資源,爲思政課體驗式實踐教學提供有效資源、平臺和保障,實現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的有效銜接。
該院還建立“以學生爲主體”的考覈評價理念,關注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的動態情況,重視學生的思想發展與成長,注重實踐環節的學習與拓展,構建多維度、綜合性的考覈評價體系。多元多維度的平臺建設和考覈評價,讓思政教育更生動、更火熱、更受歡迎。
建構:思政處處熱 情感處處真
在合肥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課不僅僅是教與學的知識傳授,更是一個“潤物無聲”的環境系統。思政教育,處處融在生活中,悄悄地發散光和熱,溫暖校園、照耀前路。
近年來,該院始終把思政課作爲鑄魂育人的源頭活水,堅持立德樹人,牢牢抓住思政工作這條“生命線”。 該院充分發揮思政課主渠道作用,開設“四史”選修課,覆蓋全校學生5000餘人。制定課程思政實施方案,以“五進”爲抓手,所有課程實現思政教學改革全覆蓋。全校以安徽省智慧思政試點學校爲契機,推進“互聯網+大學工”“互聯網+思政”模式,利用易班等新媒體載體,思政教育陣地不斷延伸。
學院在日常的思政育人過程中,注重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深入開展“大思政課”建設。 實踐陣地的拓寬構建了“大課堂”。以重大節日、重大紀念日、重大歷史事件爲契機,開展“開學第一課”、主題教育、讀黨刊、勞動模範進校園、講座報告會等,組織專題“思政大課”。常態化帶領師生赴長豐縣迎新村鄉村振興實踐教學基地、渡江戰役紀念館、安徽名人館、巢湖三將軍故居、巢湖“有巢氏”文化廣場等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教學活動。思政教育無處不熱,學生們在鼓舞與感動中堅定了理想信念。
融合:課堂在行走 職業變理想
職業教育及時爲區域發展提供了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支撐。如何把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服務地方發展結合起來,也是合肥職業技術學院在育才過程中不斷探索的內容。
近年來,合肥市引進京東方、長鑫存儲、蔚來、比亞迪等一批頭部企業,企業背後是海量的用工需求學院以此爲契機,一方面通過專業與產業的對接、課程與崗位的對接,持續開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共同修訂人才培養方案,一方面緊抓思政育人,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讓職業教育“含金量”不斷提升。
該院還主動對接勞動模範、大國工匠、專家學者、先進典型人物和企業精英等行業先進模範,通過“請進來”參與到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中,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和答疑解惑,通過“走出去”,在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一線搭建“ 行走的課堂”,讓“大國工匠”“能工巧匠”在產教融合的過程中成爲學生的人生理想。(楊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