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周報/政治領域可能存在「無用之大用」嗎? 分析英國皇室的效用
影集《王冠》講述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傳奇一生。(圖/Netflix)
文/廖達琪
「無用之用是爲大用」語出《莊子.人間世》,原指某一大樹因材質不佳,無法砍下爲人所用,才得以活上千年,成爲風景。莊子常跟惠施辯論,惠施主張「有用」說,類似當今社會總鼓勵人要成「棟樑之材」,爲國家社會做出貢獻,才能「有用」;莊子反駁,點出惠施對「用」的純功利思考,沒有更超越的境界,去透視不在「功利」範圍內較抽象的「用處」,如成就大自然之美的渾然天成。
這種「有用」與「無用大用」的對立辯證,在當代世俗眼光中,恐怕強調「功利」之「用」纔是主流;「無用」的抽象及宏大之「用」,恐只能成爲個人修身養性的哲學思維,尤其在政治領域中,「無用而大用」可能存在嗎?
就筆者觀點是可能的。範例之一就是英國皇室。英國是內閣制的濫觴,也是典範,實際政治權力掌握在由議會多數黨組成的內閣中,並以首相爲「政府領導」,而皇室僅是「虛位君主」,不具實權,看來很無「功利」之用,但英國爲何一直保持此皇室?
憲政相關文獻中,英國皇室代表的是「國家元首」,「統」而不「治」,因超然於黨派之外,反而在政黨鬥爭極端撕裂之時,能扮演「桶箍」的角色,以「無用」之姿成就整體「宏大」之用。但這一答案並不能解釋歷史情境動態面的變化,爲何讓英國皇室能持續似無用地存在,成爲當代民主體制「內閣制」中較少見的「君主」政體?與英國皇室有血緣的德國、法國及俄羅斯皇室等,下場均相當悲慘,其君主制俱往矣!
而德、法因沒有了皇室,但在憲政體制上又要維持內閣制的運作傳承,乃想出不同方法樹立國家元首;德國是以議會選出無實權的總統;法國第五共和則以人民直選總統,但要求其退出政黨,希冀其能扮演「統」之角色。不過,德國模式呈現內閣制的國家元首不是非皇室不可,英國皇室面對民主時代,爲何還可存續?
Netflix影集《王冠》似乎提供了一些可參考的訊息。影片中顯示,皇室對歷史潮流的趨向、民意的變動,非常警覺,除了廿世紀初葉,俄羅斯的沙皇全家被紅軍所殺,帶給英皇極大震撼及恐懼,而更接受放權的「無用」之安排;劇中主角伊莉莎白二世更似是將「無用」之「大用」發揮淋漓。
比如1997年出任首相的工黨領袖布萊爾,原挾民意主張廢皇室,女王仍懇切與其互動,並請工黨提出改革皇室的建議。布萊爾列表一大串應廢除或改革的項目,尤其針對皇室中各種歷史傳承下來看來奇怪的官職,如專司管天鵝的、專司管餐巾摺疊及餐具的等等,花費甚多又似「無用」的講究;但女王親自晤談這些官員後,發現他們對所司工作專注、熱忱、專業,達到藝術境界,展現皇室的獨特文化:精緻優雅、與衆不同及「無用大用」的特質。女王乃高雅的婉拒布萊爾的提案,卻仍受到人民的擁戴。
英國皇室不僅在英國有無用之大用,在共擁英王爲「國家元首」的大英國協國家,如加拿大、澳洲等,似一樣發揮效用。筆者日前曾接待加拿大國會議員助理跨黨派訪問團,好奇問他們,爲何加拿大仍接受英王爲其國家元首?團員們鬨堂大笑,表示他們常爲此議題辯論,來自魁北克(曾是法屬殖民地)的黨派支持廢掉,自由黨等則表示英王如盲腸可以割掉,但如存在沒事,就不必去受傷,何況割捨了還得再創造一國家元首,又是新麻煩的開始。話雖說得不甚中聽,但透露的寓意,不就是「無用而大用」嗎?(作者爲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