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周報/飲料是大宗!超加工食品讓大腦成癮 死於心臟糖尿病機率增

哥倫比亞去年通過「垃圾食物法」,針對超加工食品課稅。(圖/取自網路)

文/陳韻涵輯

美國約12%青少年對食物成癮,讓患者上癮的主要食物爲糖、鹽、脂肪和添加劑含量偏高的「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超加工食品的製作方式分解食物的細胞結構,讓消化系統迅速吸收,從而使大腦無法察覺飽足感,並在不知不覺中掉入惡性循環難以自拔。

●號稱動力來源 無法剋制狂吃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芝加哥54歲的前倉儲主管歐瓦茲尼(Jeffrey Odwazny)自述從小對超加工食品成癮。他說:「我無法剋制地一直吃,雖然我也吃很多健康的食物,但真正讓我着迷的是糖果、蛋糕、派和冰淇淋。」

歐瓦茲尼坦言:「我真的很喜歡含糖的超加工食品,它就像是驅動我身體的動力來源,我必須吃它。爸媽以前會在衣櫃裡發現裝滿糖果紙的大袋子,我甚至會忍不住在店裡順手牽羊,摸走一些超加工食品。」

歐瓦茲尼一生都在對抗超加工食品。(圖/CNN)

●美12%青少年 患食物成癮症

研究指出,美國目前將近7300萬名青少年和兒童中,約12%的人患有類似的「食物成癮症」。這些未成年人經過醫生診斷,符合耶魯(大學)食物成癮量表(Yale Food Addiction Scale),這份量表的標準,與酒精、藥物和毒品成癮的標準一樣嚴格。

●青春期易惡化 宅家拒絕社交

協助制定耶魯食物成癮量表的美國安娜堡密西根大學心理學教授艾敘莉‧蓋爾哈德(Ashley Gearhardt)表示:「幼童與青少年失去控制,吃得愈來愈多,他們無法察覺身體不適。」

蓋爾哈德說:「他們有強烈的渴望,可能因此偷藏或竊取超加工食品,或許會拒絕社交或不再參與以往喜歡的活動,而是待在家吃東西,或因暴飲暴食而感覺遲鈍,形成惡性循環。」

蓋爾哈德研究指出,約14%成人在臨牀上對食物成癮,而這類食物主要是糖、鹽、脂肪和添加劑含量偏高的超加工食品。

許多對食物成癮的病患表示,食物成癮的症狀會在青春期顯著惡化,但也有人說是在童年時期造成。蓋爾哈德解釋:「2歲到3歲的幼童每天吃下的超加工食品,可能比新鮮的蔬菜水果還多,尤其是無法取得足夠優質食品的貧困家庭。超加工食品大多很便宜且無所不在,這也是一種社會正義問題。」

●「挾持」獎勵迴路 困惑消化系統

美國洛杉磯營養師衛斯(David Wiss)表示,超加工食品成癮會「挾持」年輕人的大腦獎勵迴路,讓俗稱爬蟲類腦的杏仁核主導,繞過負責理性決策的前額葉皮質。

衛斯解釋,「超加工食物成癮會『訓練』大腦對食物抱以期望,例如吃零食會獲得多少糖」,進而使健康飲食變得不具吸引力。他說:「對於幼童甚至14、15歲的青少年來說,幾乎不可能長期對抗並克服這些生理因素。」

專家表示,超加工食品的製作方式會分解食物的細胞結構,因此得以快速通過人類腸胃道系統,讓食用者更容易成癮。此外,人體消化系統原先的設計是要慢慢地分解嚼碎的天然食物,對於習慣緩慢獲得獎勵的大腦而言,超加工食品讓消化系統和大腦都感到困惑。

維吉尼亞理工學院的食物營養學系助理教授亞歷山德拉‧迪菲利森託尼(Alexandra DiFeliceantonio)說,當人們攝取超加工食品,大腦幾乎在吃完食物的當下就會感受到喜悅。

超加工食品的製作方式會分解食物的細胞結構,得以快速通過腸胃道系統,讓食用者更易成癮。(圖/取自網路)

●快樂因子激增 大腦難以喊停

迪菲利森託尼身兼該校健康行爲研究中心副主任,她說:「大部分人體可用的熱量,在攝取食品中任何添加劑的強烈氣味驅動下,迅速進入腸道上方,同時向大腦發送訊號,這一切發生得非常迅速且強烈。」

專家表示,攝取超加工食物的結果是,大腦無法辨識飽足感,加上體內的快樂因子「多巴胺」激增,讓大腦難以對超加工食品「喊停」。蓋爾哈德說:「超加工食物讓我們的大腦永遠處於一種容易受到獎勵物質影響的狀態,永遠不會感到營養或滿足。」

●缺乏關鍵物質 恐會營養不良

營養是另一大問題,超加工食品通常缺乏人體所需的關鍵營養物質,而這對大腦和身體正在發育的青少年特別重要。衛斯說:「經過超加工食品的高溫製作和操作,僅剩『巨量營養素』,如卡路里(熱量)、碳水化合物(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巨量營養素(macronutrients)是人體所需的基本營養素,提供能量以支持各類身體機能,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稱作巨量是因爲人體每天需要很多這類營養素,通常是以公克計算。

反之,微量營養素(micronutrients)則是人體僅需少量卻同樣重要的基本營養素,如維生素和礦物質,通常以毫克或微克計算。

衛斯接着說:「微量營養素通常會被破壞殆盡,其中包括已知有益健康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化合物,因此食用大量超加工食品的幼童很可能營養不良。」

●有此研究/超級加工食品過量 易死於心臟糖尿病

美國營養學會(American Society for Nutrition)上月30日在芝加哥召開年會,會中公佈的一項近30年的分階段追蹤研究指出,食用過多的超加工食品死於心臟病或糖尿病的機率更高。

這項研究分析1995年以來,自願參加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與美國退休者協會(AARP)「飲食與健康研究計劃」約56.7萬名長者的飲食、生活方式與他們生病或罹癌風險的關係。受試者年齡介於50歲到71歲,平均年齡62歲。

當研究人員把收集到的飲食數據與未來20年到30年的死亡率作比較時發現,食用過量超加工食品的受試者死於心臟病或糖尿病的機率更高,但罹癌死亡率未增加。

研究人員歸納出,在124項超加工食品中,超加工飲料最受歡迎,其次是精緻麪包與烘培糕點。該研究第一作者、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研究員艾瑞卡‧洛夫費爾德(Erikka Loftfield)表示,「標榜低熱量的無酒精飲料是受試者主要攝取來源,接着是含糖的無酒精飲料。」洛夫費爾德提醒,「飲料其實是飲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也屬於超加工食品」。

標榜低熱量的無酒精飲料也屬於超加工食品。(圖/取自網路)

好讀VIP家用自學服務:好讀週報每週二搭配本篇文章,推出名師解析影片,結合生活情境閱讀測驗,提升閱讀素養力!怎麼看到影片?goodread.u-writ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