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養方式很重要 心理師籲動怒前先想想這3原則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資料照)
孩子的教養問題一直都是家長的煩惱,醫師認爲教育孩子的當下難免因情緒上來會大聲斥責,斥喝、打罵的行爲雖然可以快速又短暫就見效,不過若想長期教育孩子,應透過「打斷」、「詢問」、「執行」這3個原則,才能將教養危機化成關係進化的轉機。
桃園療養院臨牀心理師劉秋平感慨,近期新聞充斥着許多有關孩子教養的議題,如喂藥案、兒科醫師家暴案等,連最近很夯戲劇影集都再再呈現出教養對於孩子的重大影響,像是「王后傘下」、「壞媽媽」、「模仿犯」等,觀看戲劇的同時大家也會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養行爲。
劉秋平說,建議家長可透過「BAD」這3個原則來執行,首先「Break打斷」要先停一下,第2個步驟爲「詢問Ask」自問是爲孩子好還是爲自己好,最後「執行Do」執行過程隨時修正。先思考孩子想要的、想做的是什麼,若動輒斥喝、打罵,雖然可以快速又短暫起效用,但最後留下來的恐怕只有負向情緒的感受。
劉秋平表示,可以理解家長每天被日常生活瑣事追着跑,平心靜氣地教養孩子似乎變成一大難事,但他提醒家長,許多負向行爲的遏止不是來自於打壓或威脅,往往是來自於關係和關心。在要大聲斥喝、打罵前,如果能夠依「BAD」原則執行,讓情緒緩緩也讓腦袋思考一下,就能化危機爲轉機。
劉秋平另也建議,如果已經努力修復親子間的關係,可是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獨自處理時不但難修復,有時將加重衝突的嚴重度,可以尋求專業人員協助處理,以避免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