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線農民月薪才9236元 吳敏濟:低產土地解編供產業發展

市議員吳敏濟以「臺中市糧倉-甲安埔的宿命與哀愁」爲題提出質詢,要求市府把生產力低的農地調整爲產業用地。(陳世宗攝)

市長盧秀燕說,中央解編農地難!市府也很急,希望趕快爭取產業用地。(陳世宗攝)

中央國土計劃正如火如荼進行!市議員吳敏濟25日質詢說,國土計劃攸關臺中未來發展,在保障糧食安全前提下,調整低生產力土地疏緩產業嚴重缺地的問題;海線部分地區農民月收入只9236元,市府應把生產力低農地調整爲產業用地。市長盧秀燕說,中央解編農地難,市府積極爭取產業用地。

吳敏濟說,40幾年前認定的特定農業區,至今很多名實不符!如大甲、大安、清水、梧棲等沿海地區農地因環境「鹽水煙」關係,2期稻作產量很低,卻一直被編定爲「特農」產值低又無法轉作他用,導致長期休耕子孫都無繼承意願;多數稻農收入每月平均9236元,比基本工資還少。

吳敏濟指出,如清水海風150公頃的旱地,都應該重新編定,正值國土計劃法將取代區域劃分法之際,市府應該仔細檢討,將生產力低落的農地從農業發展區變更爲城鄉發展區,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經發局長張峰源說,市府會滾動檢討,臺中市約需要2000公頃的產業用地。都發局長黃文彬說,將與農業與經發局研究調整納入計劃。農業局長蔡精強表示,生產力不高、環境因素問題的農地,他支持可規畫產業其他用地與發展。

吳敏濟表示,中美全面對抗加速臺商迴流,造成工業用地價格飆漲,4年內漲了4成,臺中市一坪已超過20萬元,土地成本高不利企業投資;臺中所有工業區都已經達到飽和一地難求,市府須把握機會擬定短中長期因應計劃,一方面解燃眉之急,同時做好成長管理,儲備土地因應未來的需求。

經發局強調,該局爲因應短中期用地需求,已規畫870公頃的土地,長期仍需要解決農業區未取得執照工廠等問題,長期仍需儲備1200公頃土地,市府將納進臺中市國土計劃裡面送內政部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