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由兩岸中山看橫梗於前的道路前景(汪明生)

中山大學隧道歲末換裝 化身璀璨星河

2000年之前就曾經拜訪廣州的中山大學,與高雄中山大學同樣的校名與熟悉的校訓,自然是重要的緣分。1997年在高雄由初創的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舉辦的「環境管理與都會發展」研討會中,結識了廣州中山當時籌備新學院的行政管理系王樂夫主任,相談甚歡,成爲了好友。他將高雄中山的公共事務管理引入了廣州中山的新創學院,成爲了大陸公共管理南方重鎮的政務(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後來赴廣州拜訪,又有機緣第一次見到了大陸公共管理學界傳奇的夏書章教授。夏教授於抗戰開始30歲時自哈佛大學學成歸國,歷經30年的內外戰亂與政治運動,直至60歲起隨着改革開放恢復公共管理學科專業,開始走上老運。2023年11月在廣州與中大好友餐敘,得知夏教授已經105歲,纔剛接受口述歷史的媒體專訪,頭腦清楚,中山之光,國之重寶,校運昌隆。

回頭看看高雄的中山大學,1987年返臺時有緣南下。當時除了校名,依山傍海的美麗西子灣,對於習慣大學城校園的筆者,當然也是甚具吸引力。待學校課業較上軌道後,對於只有當兵時待過半年的高雄,自是充滿好奇又感到新鮮,對比臺北正在大興土木蓋着捷運,溫暖的陽光,寬廣的大路,在在都說明了當時南下應該正確的方向選擇,與機緣巧合下的平臺搭建有幸開啓。

然而時間久了開始聽到在地人的講法,說是中山佔了高雄最好的地塊,卻看不出與高雄有何連結與關係。在公事所已要開始的1991年初的寒假裡,沈澱構思要如何說明呈現公共事務管理這一有待探索尤重實踐的新領域,一是美國母校印大公事學院(School of Public and Environmental Affairs)與商學院緊鄰隔壁關聯密切的初步印象,二是對於與充滿潛力伴隨隱憂的高雄該如何着手,與各界建構重要的在地連結,三是對於作爲新創學科的理論派典,要如何行而後知釐清建立。後來率先提出倡議並且全心投入了十年的行銷高雄,加上1998年起開辦博班邀集同學共同整理的結構路徑,大致是有別於一般理論建構所採的邏輯演繹,而是較似以實踐歸納爲主的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也就是後來讀到林正杰指導的「原汁原味的三民主義」中,國父在民國初年對着剛剛學成歸國飽讀西方書典的青年學者所說的,是事實勝於學理。

1998年高雄政黨輪替,同時大陸開啓公共管理,即又籌組了相關學會,以南臺灣作爲基礎的兩岸交流,作爲公共事務管理的重要實踐,一晃而過直到今天。對比於相當外交的國際事務,公共事務大體乃系因應社會地區變遷異化之下的內政,加上長期待在有如檯面下的兩岸和平發展的艱困淪陷區,所以一如全球化開始時領域主張的城市國家(city state),是以主權統獨的面子堅持之下,民生經社的裡子層面作爲各種議題的核心關切。這又有如「國之首要系在民生」,與「民生爲社會進化的重心、社會進化是歷史的重心」等三民主義中早已載明的剴切提示。

多年以來臺灣的公民教育已被化約爲每到選舉的黨派動員,以政治民主重要指標的言論自由而言,顯然隨着發展階段而南北有別,往往是說做脫節表裡不一的。曾經於2007年的EMBA班上因爲主張兩岸開放被同學舉報致使停課,在公事所則是一心一意全力以赴,基於西方學理經驗所示,以各種各樣民間團體包括基金會的方式,裨補市場與政府的雙皆失靈而推進運作。縱使階段性的成果績效可謂卓着,然而沙上築塔般的耕耘付出,其實也算實踐檢驗了寶貴真理下有了深刻的反思與體會。

月前在廣州與中山大學好友的酣熱餐敘中,曾經深刻交換了對於兩岸體制與發展前景的看法意見。基於30年來臺灣自南而北與跨越世代的先行先試,原本學術殿堂上的公共事務理念精神在渾噩鬆脫不覺走樣之下,業已成爲具體操作時顢頇點綴不以爲意的謀私算計。其鮮明對比的兩岸寫照,就像蓬勃厚積的地方經濟vs穩定持續的75%畢業生不留當地,引領發展促進開放的地方政府vs着眼選舉形象包裝的在地政團,理念傳承發揚光大的重點大學vs特定色彩長期侵入的駐點大學。

兩岸集體與個體的兩種發展模式遂亦大體似有定論;得以穩定大局地自上而下與較爲寬鬆地自下而上,若能合理兼顧那是最好。然而實踐證明的他律自律俱皆不足與多數選民迄今依然的茫然未知,由長遠大局視之,顯然制約兩岸牽動半個地球的臺灣情況不應繼續下去。是以退而不休仍在努力,舍此彌補之外別無他途。

大陸已於2016年國父誕辰的151週年定調回歸中山,同年11月12日在高雄發佈成立孫文南院,好似諭示着吾輩在臺未了的任務使命。300年來、70年來與30年來全球人類與中華民族探索試驗的發展道路,早已清楚指明於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等世界著作中,大陸遵循秉持繼續不斷修正,臺灣本有先機而今能否重啓。兩岸正處於歷史文明的轉折點,臺灣方向晦澀知難行易,大陸隔海喊話知易行難,正就是全球治亂與民族復興前的昏暗時刻。積極自發共同關注抑或順勢隨緣一旁觀望,就在能否期待作爲多數的一般人,以歷經所謂民主自由下的個人本來面目來認真面對呢?(作者爲臺灣孫文南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