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臺灣正走向文明衰滅的道路(魯雲湘)

故宮引進拱門或其他西式建築風格,令民衆質疑未來故宮還能保留原先中華文化樣貌嗎?(本報資料照片)

軟實力,包含了經濟、人文、民情及歷史等,在國際關係中能迫使一個國家聽從另一個國家的要求,除了以政治及軍事的硬實力外,亦有前述的軟實力。

軟實力,可謂是一種慢性毒藥,從國家內部開始慢慢滲透,將原先的文化、傳統所消滅,而逐漸被外來文化所取代,或者融入其中,成爲另一個新的文化。

9世紀時,當時的天主教,從義大利半島的羅馬向全歐洲擴張時,到達北歐時,因北歐的維京文化信奉的是,戰死於戰場上的勇士們,會被女武神帶往加拉哈德,等待諸神黃昏時刻的到來,並與諸神一同奮戰。

天主教的到來,給維京人帶來不小的衝擊:「原來,不一定要打打殺殺的,才能進的去神的國度;原來,天主的神,是如此的愛着世人。」然後,就一堆維京人開始改信天主教,而羅馬的文化也在12世紀時在瑞典教會的成立下,正式入主北歐地區。

短短300年的時間,爲何北歐原先的維京文化會被取代的如此快速呢?主要是,維京文化已無法順應當時的民情,每天都打打殺殺才能進神殿,跟神愛世人、真心懺悔的就能進神的國度。哪個能夠讓人民安穩的過日子,使執政者能更有效的掌握權力跟控制人民,那個文化或是宗教,就是最好的。

由此可知,一個外來文化,能否成功取代一個當地文化,關鍵在於:當地文化是否符合民情,以及文明是否能與時俱進。天主教的文明基礎,即來自羅馬文明。

「中華」的概念,最早來自戰國末期的秦國。當時的中國,如同今日的歐洲,一座城,便是一個國。語言、文化皆不相同。秦國經歷20多代人的努力,從一個邊境小國,發展成能爭霸天下的國家;原先是爲了能與其他的大國競爭(韓、趙、魏、齊、楚及燕),而當時各國之間,車不同軌、字不同文,在文化上雖有周朝的禮法支撐,但因各國長期戰亂,在思想上卻是諸子百家齊放(道、儒、墨、陰陽等),肇致了後來一統六國的始皇帝。嬴政,決定將所有語言、文化、思想等通通統一,這便是當時中華文化的基礎。

當時一個城便是一個國,一個國就是一個民族,只是在統一六國後,將這些民族通通歸納爲秦,將秦的民族文化,藉由通婚的方式,去影響改變當時的六國遺民,無奈秦只維持了兩代便沒了,所以由後來取代的漢繼續努力,纔有了今天的漢民族。

而後,經過明清時期的擴張,奠定了整個中國境內屬於多民族的局面,纔有了民初時期,由梁啓超提出「中華民族」一詞。

但一個民族的成立,不僅僅是通過通婚方式融合才產生的,更要經由強大的文明實力,吸引周邊國家民族來學習,好比中國的漢唐華夏文明以及歐洲的古羅馬,時至今日都可以在一些國家中看到有其影子。

金門馬祖兩處與臺灣所經歷過的歷史背景不同。臺灣,以海島文化爲結構根基,經歷荷蘭、西班牙的殖民貿易,明清的漢滿通婚,日本的殖民統治,兩蔣的中華文化,到今日的東南亞新移民。

臺灣的文化,狹義上已與中國不同,雖有不同,但廣義上卻仍可見到與中國的相似之處。相似之處,用着同樣的歷法(陽曆及陰曆)、說着相同的語言、用着相同的文字;不同之處,便是我們生活之中,有着原住民的部落文化、漢文化、中華文化、日本文化、及新住民帶來的東南亞文化,加上部分的歐美文化。

臺灣是個大熔爐,在一座小小的海島上,擠滿了一堆文化。筆者早期在接觸並研究時,曾感嘆世上應該沒有一個國家同臺灣一樣,能夠如此接納許多的文化。可無奈的是,我們雖有包容力,但卻逐漸失去了原本的特色,因爲如同近年越來越感受不到農曆新年的氛圍,我們正在失去一個文明主體、一個文化資產。

一個國家,可以有不同的民族所組成,也可以有許多的文化,但不能沒有文明的基礎,而文明是來自諸多文化中較有影響力的其中一個。

臺灣的文明來自中國的華夏文明,雖然絕大多數的人不願承認,但這是不爭的事實,華夏文明確實影響着整個遠東區域(韓國、日本及東南亞諸國),但遠東區域內被華夏所影響的國家,卻已將其結合融入自身的文化民族之中,變成以華夏文明爲根基的當地文化。

反觀臺灣,不斷吸收着外來文化,卻沒有將其融入華夏文明,將其變爲我們的當地特色文化。

近年政府提倡的教育,不斷地將華夏文明文化從課本去除,取而代之的是本地的文化,但卻沒有締造一個新文明出來,反而是將如此的重責大任甩到家庭教育內。試問,倘若一對夫妻沒有學識涵養(並非碩士、博士,而是對自身文化文明有所瞭解),是能好好將其傳承予下一代?

筆者曾經聽過這麼一句話:「國可滅,而文明不可滅!文明不滅,國滅仍可再起;但文明一滅,則此國在歷史上將不復存在。」

臺灣,正在走向這段話的後半段。

(作者爲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