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臺灣觀光業當以香港爲師(陳朝平)
歡慶觀光署駐釜山辦事處成立,邀請韓國觀光產業代表共同見證。(觀光署提供/蔡亞樺臺北報導)
香港兩天兩夜「閃遊」,比較臺港兩地,不難察覺臺灣觀光產業一蹶不振的關鍵因素。先看兩組統計數據。
第一組,交通部觀光署統計顯示,今年1到9月來臺觀光人數爲4361432,距離官方預估的全年600萬的目標,不遠。不過,同期,臺灣出境的觀光旅客人數卻高達8423499,是入境旅客的1.93倍,再度創下觀光逆差的紀錄。
第二組數據,香港旅遊發展局統計,今年1到9月訪港觀光客高達23321981,比去年同期增長了9240%,1至9月訪港過夜的旅客則高達11845460,較去年同期成長4877%!即使扣除訪港旅客中、最大宗的大陸觀光客,來自國外的港旅客和過夜旅客仍然分別高達500萬和300萬之多。
香港彈丸之地,觀光資源稀缺,何以能吸引比臺灣多兩三倍的過夜觀光客?是因爲香港美食和展會觀光做得比臺灣好?還是大陸不開放陸客來臺觀光?最關鍵的問題是:歷經「反送中」暴亂和三年疫情衝擊的香港觀光業,爲什麼可以迅速地恢復元氣?
單單比較兩地機場現狀,便可一窺究竟。
1998年啓用迄今,曾經多次獲得全球最佳機場殊榮的香港赤𫚭角機場,屢屢創新擴展,2022年第三條跑道啓用後,現時還在進行擴建工程。這意味着香港對於未來作爲珠三角和華南地區轉運中心,對於觀光業的長期發展,具有高度的信心。此外,入境的旅客立即可以感受到機場設施,包括廁所設備,都已全面更新,比從前更人性化、更數位化,也更友善。特別是出境時,持臺胞證入境的旅客,通過安檢後,無須再繳回入境表格的存單,只需掃描臺胞證,再經臉部辨識即可通關。最棒的是登機不再需要人工檢視登機證和護照,旅客直接站在臉部辨識螢幕前,刷臉登機。凡此種種,超前桃園機場多多。
近年來,桃園機場的候機樓的設計和餐飲,增加了不少「臺灣元素」,但系統和設備的更新,似乎完全跟不上數位時代的觀光客需求,也辜負了臺灣作爲世界ICT生產大國的美名。目前,國人入出境,申請快速通關後即可經由臉部指紋辨識通關,對於國外旅客以及陸客的入出境卻相對不友善。機場設施機械化、數位化程度低,意味着人工投入高,通關效率低,也影響機場客流量。
回臺時由第一航廈入境,安檢和檢疫動線特別不清,標示不明,檢查臺和機具的擺放,像是臨時搭建擺攤,雜亂而醜陋。對國外觀光客而言,他們對臺灣的第一印象是航站外觀、安檢、行李轉檯和入境大廳。就此而言,香港赤臘角機場再次完勝桃機!來臺旅客對臺灣第一印象差,除了影響在臺旅遊的心情,也會截斷他們回訪的慾望。
此外,回臺當天清晨,香港媒體報導,歐洲牀蝨風暴波及南韓首爾,香港環境及生態局召集香港機場管理局、香港鐵路公司、酒店業者、旅遊事務署代表和相關部門,召開會議,商討應對蝨患辦法,避免南韓蝨災影響香港觀光業。回臺後,只見觀光署洋洋得意大談今年1至9月,南韓來臺觀光客高達47.9萬,同期增長7125%,卻不見有人關心南韓旅客或者訪韓旅客將牀蝨帶回臺灣!香港政府和觀光業界有未雨綢繆的警覺,也是港臺觀光發展高下有別的關鍵吧!
個人以爲,臺灣觀光產業之弊,弊在主管機關缺乏前瞻規劃能力、夜郎自大,只重視臺灣元素,卻忘了張開心眼,看看世界。至於觀光產業界則因高度的不確定感,慣於短線作戰,昧於長期規劃。以香港爲師,觀光資源較香港豐富的臺灣,能不慚愧?(作者爲資深媒體人)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