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雙語政策不能消弭美國疑賴論(孫榮富)

針對雙語政策,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表示,目前推動是執行出問題,要形成國家團隊,用更包容方式推動雙語教育。(資料照)

近日,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在國政願景發表會上提出「雙語政策」,並說:英語是「提升國際交流」與「提升專業領域知識」所必要的國際語言。真是如此嗎?還是賴清德藉着提出「雙語政策」,向美國「表忠」進而消弭美國的疑賴論?

早在2014年,時任臺南市長賴清德推出了以英語爲第二官方語言的十年計劃,在2017年接任行政院長後又進一步推動全國雙語政策,不過,長風基金會於2023年5月28日舉辦「突破論壇」,與會的學者專家已經提出警告:2030雙語政策面面俱輸,且是國安級災難。現在身爲副總統又要參選2024總統的賴清德,此時又再一次推出「雙語政策」,究竟政治意涵爲何?或是,有何政治圖謀?

最近,賴清德在接受《彭博》訪問中提到:「臺灣已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的主張,因此不會也沒有必要另行宣佈臺灣獨立,更無意更動中華民國名稱」;務實臺獨工作者賴清德,雖然在目前的大選民調暫時領先,但事實上是一直突破不了「臺獨天花板」,顯然美國「疑賴」仍舊無法消除。

因此,務實臺獨工作者賴清德才會再「加碼」提出「雙語政策」向美國表態表忠。賴清德的雙語政策就是「講美語」政策,也就是向美國政府宣示:臺灣社會從孩童開始就要「講美語」,美國人就像臺灣人的爸爸,可以說是「第二個爸爸」一樣,美國政府不該再疑賴了。

事實上,「雙語政策」具有極高的政治意圖。過去,中正大學舉辦「臺美教育倡議:建立全球教育夥伴關係研討會」時,外交部長吳釗燮就表示:「教育合作」是連接臺美文化與社會,並在各領域建立夥伴關係的雙語政策,促進臺灣官方以及民間和其他英語國家的交流」。換言之,推動「雙語政策」是期待可以拉近美臺關係,在面對北京促統的壓力下,向美國輸誠,以確保臺獨工程。

然而,就語言人口統計來說,全世界講英語學習英語的人口約計12.68億,而全世界華語人口已經超過13億了,現行國際交流的相對多數語言是「華語」而不是英語,連美國人都要自己的小孩從小就要「說華語」、「寫中文」,民進黨與務實臺獨工作者賴清德埋着頭搞「去中化」時,根本不知道全世界的潮流走向,包含臺獨的美國爸爸也正在「中文化」,民進黨豈不是可笑又可悲?

但是,可惡的是,務實臺獨工作者賴清德,要臺灣大人們講英語之外,將英語「官方語言化」後,就要臺灣的小朋友、孩童們,從小就要說英語學英語,這是在「洗孩子們的腦」,殘害自己國家的幼苗,讓臺灣孩童們從小就忘了自己是中國人,而臺灣人又不是美國人,還要將美國人當作爸爸來看。爲了自己的總統權力大位,連自己國家的國父是孫中山,都可以換成是美國人。這不是不忠不孝?這不是在刨中國血緣的根?這不是非常可惡至極嗎?

請賴清德看清楚,當前的國際社會態勢,是白宮正在向北京釋出善意,甚至,要跟上全世界都在「講中國話」的潮流,推動「雙語政策」向美國表態表忠,也不可能會消弭疑慮讓美國「信賴」。

(作者爲新黨輿情中心副主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