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失效的民主恐嚇 拜登跛得不冤(雁默)
美國總統拜登在馬里蘭州民主黨州長候選人摩爾助選。(美聯社)
「選民一遍又一遍地告訴你他們最關心經濟時,請聽他們說。不要再談論民主岌岌可危了……。」美國民主黨顧問希拉蕊‧羅森說。
美國中期大選前夕,各方評估,民主黨不是失去一院,就是失去兩院,失敗已成定局,且衆議院必失,裴洛西爲救選情而與共和黨「價值飆車」的臺灣之行,竹籃打水一場空。甚而,歹徒闖入家中找議長算帳,其夫遇襲,裴洛西藉此事件向選民討拍也無效,可謂「賠了官人又折兵」。
完全執政兩年,民主黨何以至此?答案並不新鮮,經濟,經濟,經濟。
令美國選民怒火中燒的通膨雖非唯一因素,但其他負面因素的總和,恐還不如民生問題所匯聚的高漲民怨。民主黨寄予厚望的「墮胎權」問題,也難以驅散經濟衰退的陰霾。
貼近投票日的最後兩週,拜登只能炒作民主黨一向嫺熟的「價值恫嚇」,鎖定川普的MAGA黨(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大打「民主危機牌」,甚至還沒投票,就指出計票舞弊的可能,預先質疑投票結果。
是的,美國掉入了三流民主國家陷阱,不再信任投票制度。這個「民主啓示」不可謂不大,讓所有標榜民主的國家都背脊發寒。
當下美國的經濟問題主要肇因於「抗疫大撒幣」,與俄烏衝突所引發的「能源價格飆高」,劇烈的通膨由此而來,而爲抑制通膨的升息,又抑制了經濟成長動能。拜登若干重大經濟政策都無法立即顯現效果,而選民只在意當下,並由情緒主宰投票意向。
另一方面,拜登的振興經濟政策靠的是另一場「大撒幣」,這些大額支出最終到底由誰買單,亦是懸念。拜登不但沒有揚棄川普的保護主義,也沒有走出一條振興的路,莫怪乎經濟菁英層也難相挺民主黨,而這份「務實派的惶恐」蔓延到關注經濟前景的各階層選民。
民主黨向來價值掛帥,對內對外都是如此,經濟狀況好的時候,美國選民還能悠然沉浸於美國向世界輸出價值教條的道德優越感,但生活出現困難時,這一切民主說辭都是空洞,甚至有害的。也因此,民主黨顧問希拉蕊‧羅森纔會語重心長地說了文首的那段話。
民衆連飯都吃不上了,政客還在念經。畫梅止渴只會引來更多憎恨。
確實,經濟失調會引來極端政治主張,直接威脅民主體制,拜登口中的民主危機不是全無根據,但也正因此,反凸顯了民主的脆弱與迷惑性。說到底,人民顧的是生活,政府若不能滿足這個基本需求,一切政治理念與理論都是空談。
看美國,再回頭看臺灣,那些成天嘴砲民主價值的政客與自由派公知,是多麼噁心。從務實面看,政府誇稱臺灣人均GDP超趕日韓,卻沒有人願意說真相——臺灣GDP事實上是灌水的,那些「臺灣接單,大陸生產」的產值,根本不該列入GDP,這數字長期失真,若將水抽乾,臺灣人均GDP還剩多少?
這樣就能明白,爲何人均GDP超趕日韓,民衆卻無感,原因當然不只GDP灌水,貧富差距與過度依賴單一產業等,也助長了「GDP幻覺」。
自由民主無法解決經濟問題,相反地,有了良好的經濟條件纔有「空閒」談自由民主。在這一點上,拜登與他的民主黨完全失敗,又多所誤判,現在正苦嘗對內對外價值掛帥的惡果。
共和黨獲勝是好事嗎?誠然,紅潮再起只會惡化事態,對美國與國際社會皆是如此,但拜登執政確實令所有人失望,不單是美國選民,現在所有美國盟友過得都不好,全困在白左價值觀與「善惡二元論」的陷阱裡。
但反過來看,拜美國民主黨之賜,多極秩序因美國的亂局而獲得持續推進,畢竟,單極秩序的掌門人現在連自己都顧不好了。
愈來愈多跡象顯示,美國盟友已在爲拜登跛腳的局面預作準備,仔細觀察那些近來強調「多極秩序」的領導人和輿論,只要是秉持現實主義看世界變局的人,都知道單極秩序已走到盡頭,真該檢討的是脫離務實路線太遠,又快速極端化的各種價值觀,包含民主自由在內。
拜登跛腳,會讓美國的對外政策更爲尖銳,因爲展望2024年換屆大選,美國兩黨都有「出口轉內銷」的強烈意志,並在選票的現實考量下,不斷做出違背其價值觀的事。
在美國失效的民主恐嚇,若大舉轉移到外部,特別是包含臺海在內的幾個「爆點」,世界各國將不堪其擾,並被迫與美國漸行漸遠。
也就是說,這場選舉註定了美國內部分歧的無解,也決定了「美國隊」漫長的解體。(作者爲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