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激情過後 兩岸應思考未來的相處之道(張百達)

共軍連續幾天頻頻逾越海峽中線,在臺灣周圍海空域進行軍演,使兩岸情勢再度升溫。(圖/共軍東部戰區微博)

儘管之前北京已經發出一連串的警告,要求美國衆議院議長裴洛西不得訪問臺灣。然而,在一度高達50萬人上網追蹤裴洛西專機飛行航跡的情況下,裴洛西一行專機特意繞個大彎遠離敏感的南海區域,航程從原本4個半小時變成7個小時,終於8月2日晚上10點43分降落臺北松山機場。相對地,大陸方面也發佈將於8月4日12時至8日10時,針對臺灣周邊區域進行實彈演習。

本次演習威脅程度 已超過第三次臺海危機

從這次對岸劃設公佈的六大演習區域觀察(新增第7區域與原東部區域大部重疊,故併爲一塊以便討論),包含臺灣本島的四面八方,嚴重影響臺灣聯外海空航路。其中,位於臺灣西南方高雄外海的演習區劃設範圍相當寬廣,面積爲1995-96年第三次臺海危機時的數倍,且距本島最近距離僅約16.5公里,已切入12海里的領海範圍,若加上南面的演習區域,形同封控臺灣重要生命線的西南聯外航路與聯結太平洋及南海的巴士海峽重要戰略通道。

此外,相較於第三次臺海危機主要集中在沿海峽中線沿線,以及彭佳嶼、基隆與高雄外海的較小區域,這次所劃設的演習區域,不僅往東偏移推進且面積範圍更加擴大,若將各演習區域連結起來,已形同對臺灣本島構成包圍之勢。而演習區位的大幅東移,除了象徵過去20餘年來,解放軍的軍事投射能力已獲大幅提升外,同時也符合其爲戰時反制美日等第三方勢力採取軍事介入的作戰部署構想。

除了日前接連兩波針對臺灣產值與技術含量或許不高,但勞力密集且影響就業者衆的傳統食品業與農漁產品發起警示性的經貿制裁外,8月4日演習的第一天,根據國防部公佈的資料顯示,解放軍出動包含殲11、殲16及蘇愷30等多型戰機計22架次直接穿越海峽中線的南北兩端,並從大陸內地不同陣地向所劃設的演習區域發射多達11枚的彈道飛彈,其中多枚直接飛越臺北上空,並落入所劃設的東部演習區域。而8月5日演習的第二天,解放軍更出動合計49架次各型戰機進入我防空識別區,數量較前一天呈倍數成長,不僅對臺灣空防形成更大壓力,其所構成的威脅程度也高於第三次的臺海危機。

擬阻美日援臺 形同對臺戰爭的全面預演

觀察這次解放軍劃設的六大塊演習區域,不僅距離臺灣本島更爲接近,形同緊縮包圍圈外,需要特別關注的是,位於高雄西南外海以及北面兩個演習區域,均已切入我12海里的領海範圍,除了軍事層面意在展現封鎖臺灣南北聯外海空航道能力的企圖,其在政治層面所構成的挑戰與危害則更不容輕忽,因其實際上已變相形同「宣戰」的行爲。

此外,從這次演習區域的畫設以及演習首日即已發射11枚各型彈道飛彈,相對於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生前所提出的「一旦臺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加上解放軍已把美軍介入臺海衝突視爲常態變數的情況下,這次劃設於臺灣北、東、南三個面向太平洋的演習區域,或作爲阻絕從日(韓)、夏威夷及關島等方向前來支援的美國軍隊或美日等多國聯合部隊,以遂行其「反介入與區域拒止(A2/AD)」的戰略意圖;至於其他面向,則或仍爲其登陸部隊的主攻方向。

換言之,這次解放軍的對臺軍演,除了政治上作爲針對裴洛西訪臺的反制作爲,以期形成一定的嚇阻效果外,也具有驗收近年來解放軍軍改成果及驗證對臺作戰構想的附帶目的,同時也形同對臺發動全面複合式戰爭的一場初級預演。

「臺海中線」已經不在 臺海現狀已被改變

值得注意的是,在裴洛西8月3日訪臺之前,儘管對岸已多次否定所謂「海峽中線」的存在,但若觀察「國防部即時軍事動態」所公佈的8月1日及2日連續兩天解放軍戰機的活動航跡,基本上仍維持在中線南端以南的空域,並未採取直接跨越「海峽中線」朝臺澎方向進行高張力與挑釁性的直接推進活動。

但自裴洛西議長這次不顧北京反對抵臺訪問,解放軍隨即公佈位處臺灣海峽的演習區域,不僅選擇兩岸之間距離最近的海域,且範圍橫跨海峽中線—即涵蓋中線以東靠近臺灣方向的部分海空區域,這不禁令外界聯想當年日本野田內閣爲推動釣魚島「國有化」政策,大陸方面隨即開始派遣海警船進入釣魚島海域進行常態性巡航,打破以往由日方單方控制的局面。

或謂即使北京方面原本有意遲早以行動塗銷「海峽中線」存在的兩岸默契,但裴洛西的到訪,恐將加速了這一政治議程的進行,這不僅嚴重壓縮臺灣的防衛及預警縱深,對國軍也將造成更大的壓力。

面對這次裴洛西訪臺事件,北京方面已經表達了堅持「一中」的原則與立場,但在激情中更要儘量避免衝突與戰爭的發生。而臺灣朝野也應展現智慧以應對好這次的危機與挑戰。至於兩岸雙方,如果戰爭不是唯一的選擇,那麼是否還能冷靜下來,迴歸現實,共同思考兩岸關係更爲長遠的未來,這纔是兩岸人民之福。

(作者爲兩岸政策協會秘書長,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