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科像免洗筷 專家批剩招生策略

現在國文科常像「免洗筷」,大學校系要的時候就拿來用,不要時就棄之一旁。圖爲2022年3月19日,國教行動聯盟舉行「全面檢討108課綱」記者會,聯盟理事長陳鐵虎(右二)呼籲儘快恢復分科測驗國文、英文、數乙等考科,還給學生一個公道的考招制度。(本報資料照片)

現在國文科常像「免洗筷」,大學校系要的時候就拿來用,不要的時候就棄之一旁。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日前公佈資料,113學年申請入學頂大資工系均不採學測國文科成績,但又有142個校系僅參採1科「國文」。此外,臺大日前也討論是否將大一國文課從必修課改爲通識課。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上週公佈113學年申請入學各校系採計方式,臺、成、清、交等頂大電資、資工系,只剩下清大資工(電子資訊組、資訊工程組)、陽明交大(甲乙組)參採國文科;臺大資工、成大資工等均不參採。一般而言,當大學校系不想採計太多科時,國文科就會被捨棄。

不過,113學年申請入學有270個校系僅採計1科,其中又以僅參採「國文」的校系高達142個最多。根據分析,當大學校系一定要採計1科時,這時候國文科又會被用上,可降低招生門檻,更容易招到學生。這是不同的招生策略。

去年1月,臺大學生會提案將大一國文課從必修課改爲通識課,盼以更具彈性的形式,引領學生建立寫作及語文等素養能力,甚至可邀請非中文系出身的業師來教學。

這項提案拋出後,教師代表堅持開課是「當仁不讓」,認爲就教學角度來說,大一國文課奠基的是高教基礎共同語文能力,因此中文系老師們捍衛大一國文必須留在必修課。校內師生當時論戰不休,這項提案最後還是沒有結論。

爲何國文科會變成「免洗筷」?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分析,國文科應該是學生「生命的導師」,因爲裡面很多人物及文章,都具有啓發作用。但108課綱實施後,國文科只剩語文,沒有文學史或文化核心的內涵,它現在就是一項工具,僅具有表情達意的功能。在這樣情況下,大學校系在選才時,需要國文科時就拿來用,不需要就擺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