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初選】陳方隅/辣臺派對決韓流

▲2020大選很可能是「辣臺派」與「韓流」的對決。(圖/總統府提供)

陳方隅美國密西根州政治所博士候選人、華府智庫訪問學者

國民黨初選結果出爐,由高雄市韓國瑜以壓倒性的優勢勝出。以下是幾個主要的「看點」。

一、獨步全球的「全民調」初選

民進黨與國民黨兩大黨都採用全民調的方式來決定候選人,這是獨步全球的「創舉」。我們當然可以說,初選方式合不合理其實是次要的,因爲初選的重點本來就是黨內菁英們共同找出一個「可以接受」的制度來比賽。但是,這樣的制度從各方面來看都不該繼續存在,因爲它失去了「政黨」本身甄補政治菁英的功能和任務。

從民調本身方法論上就有許多的問題可以討論(例如抽樣誤差的估算都不考慮;市話和手機的比例和樣本清冊問題;對比和互比在意義上的不同),民調本身就不可能完全是準確的;而且重點在於,民調的高或低都和最後大選結果之間沒有直接的關聯。

舉例來說,2004大選,陳水扁選前半年還曾落後對手20%以上,選前都還是穩定落後;2018年地方選舉,韓國瑜在選前4個月的民調同樣落後對手20%以上,但後來他的旋風襲捲全臺。相對來看,初選時獲得全民調超過四成支持度的洪秀柱,在獲得提名後的支持度在短時間內暴跌,後來也導致「換柱」風波。

通常,全民調其實比拚的是不同陣營動員(守電話)的能力,這方面來看,韓粉的行動力是贏過所有陣營的人。

▲韓粉的凝聚力和動員力十分強。(圖/記者季相儒攝)

當然還是要說一下所謂的「反串支持」,也就是不同陣營的人們爲另個陣營的人宣傳、或宣稱自己要投給誰,以便幫助特定候選人增加支持度。其實在民調當中,反串支持是影響不了初選結果的。主因是接到電話的人並不會知道自己在回答初選。就算真的有影響,也只是很小的比例。

這次的初選,有藍營候選人指控綠營反串支持韓國瑜。不過,若我們拿其他單位做的民調來看,比較初選這周和先前的民調差別,馬上可以發現幾個特點:1、只要有韓國瑜的組合,「未表態率」就大幅下降;2、蔡英文的支持度不管有沒有韓國瑜,都沒有差很多。

由此可知,接到電話的人當中有一定比例是屬於「非韓不投」的死忠韓粉,而且蔡英文支持者的反串支持其實造成的效果並不大。如果是蔡粉反串支持的話,理論上在蔡韓同時出現的組合,蔡的支持度會大幅下降,但這個現象沒有出現。

當一個政黨將初選交給全民來做決定、且不做任何篩選政黨支持者機制的時候,自然就會有各種不同陣營的宣傳反制的出現。這在初選過程中會有一些新聞效果,但我認爲並不會影響結果。

二、韓流淹沒果凍

2018年「韓流」可以說是地方選舉政治版圖改變的最大原因之一。韓國瑜一直是總統初選的領跑者,郭臺銘緊追其後。

這段期間,郭董努力包裝親民形象,甚至還出書把自己稱做「果凍」,這原本是網路鄉民用來取笑他的諧音。然而,郭臺銘雖然灑了超多的錢、在所有我們想像得到的平臺都買了廣告,但他失敗之處有幾個。

首先是人物設定實在太假,例如舔盤子、(搭私人飛機)住民宿、賣雞排等等,跟他平常形象差距甚遠;第二是他的口條和羣衆魅力實在是很悲劇,或許是因爲當總裁的霸氣,讓他在講話的語氣和態度方面和一般人的距離頗爲遙遠。

▲郭臺銘先前到臺北市信義區香堤大道廣場,發放「果凍財神包」香包。(圖/記者邱顯燁攝)

而這些正是韓國瑜最強的地方。韓透過不斷地大型造勢,維持住了人氣以及韓粉們的動能,郭大打廣告但是並沒有成功塑造出一個新的形象出來。韓國瑜是真的很會講話,從過去他的經歷以及現在高雄市政的經歷來看,他的治理實績乏善可陳,但他在人際關係方面是非常強的,講話也可以讓人覺得有感同身受的認同感,情感上的說服力很厲害。

而且,他的粉絲是行動力非常強的一羣人,又很容易營造出「會贏」的氣勢,因此更可以凝聚反蔡英文及反民進黨的人們的支持(氣勢這件事情很玄妙,因爲「會贏的可能性」是會顯著影響人們支持度的因素)。最後的大勝結果並不意外。

三、民進黨該如何

執政黨的角度來看,面對韓國瑜會比面對郭臺銘相對容易「一些」。純就支持者羣像來說,郭臺銘能吸引到「所謂」中間選民,尤其是最重視效用主義、功績主義、考試至上、認爲拚經濟比一切事情都重要的人們(柯文哲同樣有這種特質)。而且因爲郭臺銘本身的財力雄厚(我們的「競選經費限制」通常是僅供參考),光是初選期間就灑了非常多的錢打廣告,資源非常多。

相對來說,韓國瑜這幾個月以來民調在下降,市政做不好(上班日不到一半、不斷請假以及缺席市政活動,怎麼可能做得好),在年輕一輩當中尤其已經成爲大家取笑的對象。「發大財」成爲人人揶揄、用來耍賴的口號,就連高中生都競相以嗆韓爲目標,這個不是靠媒體造神就可以掩蓋的。

然而,對民進黨來說,本來就沒有哪個對手是「好打」的。執政黨前面兩年的「洞」非常多,現在還沒補好的也很多。其中一個洞是在「黨」的組織本身,失去了溝通民意、協調政策的功能,一直到2018年1124地方選舉之後才彷彿大夢初醒似的,但目前來看黨部本身仍然還是處在一個沒準備好要打選戰的狀態,各政治人物的團隊之間整合,也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再說,如果最後真的是由韓國瑜代表選總統,之後大選就沒辦法認真討論政策了,就會是一種和稀泥的選戰風格,愈認真的人反而愈輸(認真討論政策通常會被罵「不接地氣」。看看朱立倫的下場就知道了)。再者,蔡英文的形象就是對一般大衆來說很無聊的教授風格,她不會講慷慨激昂的選舉語言,也沒有那種立刻可以和人打成一片的草根性格,這點來看和韓國瑜是完全不同的對比。

四、資訊戰與中國因素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因素,就是來自中共的資訊戰所造成的混亂(資訊戰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造成混亂以及分裂)。其實現在就已經是這樣,各個部會每天光是澄清謠言就耗掉大量精力,但謠言還是源源不絕地出現。

中共投入在影響臺灣政治的資源規模和程度是超乎我們想像的。配合上反蔡與反民進黨人們的情緒,以及臺灣媒體的推波助瀾,許多假資訊的流傳非常廣且非常快速,這部份在1124地方選舉當中,人們就已經看到威力所在。可以想見的是接下來中共對臺灣在公共訊息流通方面的干擾,只可能隨着大選接近而出現更多。

臺灣方面最近在修訂國安相關五法,試圖杜絕部份的中共影響力,但修法仍在進行中,這部分大概也只能靠着各種澄清的管道做一些努力,針對假資訊「上游」的部份仍然影響有限。可以想見的是,內容農場們已經蓄勢待發,而特定的媒體們也會持續以誇張的比例來報導相同的政治人物。

或許,樂觀一點來看,中研院調查顯示,現在有愈來愈多的人們開始感受到中國因素帶來的影響,也開始瞭解到國家安全的重要性。然而,另一方面,深深相信中國纔是臺灣唯一出路的人們,比例也非常多。這方面就是這次大選的最重要主軸。這次大選顯然無可避免的會是這樣子的兩大陣營對峙與撕裂大戰。

五、國民黨會鬧翻天 最後再來談談這場初選對國民黨的影響。韓國瑜出線,對國民黨來說會帶來天翻地覆的轉變,代表的是整個黨中央長期以來的權力結構、菁英梯隊瓦解。接下來各地方派系山頭並起,更加不受黨中央的控制,且會反過來掌控黨的權力,對國民黨來說會是一場劇變。

不過,從國民黨開始和中共展開密切合作以來,大概就是走上了這條不歸路了,整個知識階層沒辦法提出不一樣的論述出來,反而支持韓國瑜這種訴諸情感與所謂愛國心的動員方式,然後幾乎所有政策都是與中國做連結(例:發大財最主要是靠與中國做生意和簽訂單)。我們可以說,韓流就是國民黨的傳統菁英(建制派)們所養出來的,但後來自己都控制不了。

接下來,國民黨在國際上的形象與獲得的支持程度,會跟民進黨拉得更開。韓國瑜先前曾經訪美,但是根據一些公開的資訊,他的講話內容還真不是普通的慘烈。而韓國瑜的選戰風格就是不談政策而是以情感取勝,在未來國家路線不確定性更高(舉個例子,沒有人會知道韓國瑜口中的「塞子」代表的是何種路線),對於國民黨長期來說的打擊會更大。

當然,接下來還有很多有趣的發展可以繼續追縱,例如郭董會不會自行參選(值得觀察的是,如果他沒有繼續選下去,該如何拯救他以及鴻海在中國的巨大不動資產?),以及柯文哲到底要不要選、或將要找誰合作的問題。但可以確定的是,國民黨傳統政治菁英們是這場初選最大的輸家。

▲臺北市長柯文哲至今尚未表態是否參選2020總統。(圖/記者林敬旻攝)

明年大選無疑是臺灣的重大路線抉擇

國民黨(或說整個「親中」陣營)這邊是凡事都要靠中國、認爲臺灣要和中國密切合作以取得經濟上的訂單,以打擊臺灣意識爲目標、集結了所有的反年改、反平權、反轉型正義、反綠能勢力,對目前政治議程的大反撲。另一方面,執政黨這邊的路線則是堅守民主價值,尋求更多理念相同國家的支持,當一個海洋國家,用自由與開放的態度立足世界。

這個路線選擇比過去幾次選舉都還要意義重大,因爲中國和美國之間關係已經由原本的合作轉爲競爭關係,大國爭霸的戲碼正在上演。現在全世界也都對中國深入自由民主體制各個層面的「銳實力」提升警覺。臺灣自1950年代以來一直都是在美國陣營這一邊,但現在國民黨可以說是首次地公開挑戰美國路線。親中陣營即使有可能會有多於一組候選人,但勢力仍舊非常強大,因爲他們有共同的目標敵人。

人們要好好想清楚,珍惜手中的選票,同時也要珍惜各種「政治參與」的機會,多獲得不同訊息以及多跟其他人討論政治。那些最不吝惜與人討論政治、最大方表現出自己偏好的韓粉們,正是造就「韓流」的關鍵,不是嗎?

熱門點閱》

►韓國瑜最沈重的勝選

►郭臺銘爲何落後韓國瑜?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思想坦克。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