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的財政收入,爲什麼需要這個池子?

作者|大師傅 出品|夾饃星球

2016年,工信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關於推進工業文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並開始實施“國家工業遺產”認定申報工作。

所謂“工業遺產”,是指在中國工業長期發展中形成的,具有較高價值的工業遺存,包括工廠、車間、機械等生產和儲運設施,以及與工業相關的社會活動場所。

截至今年,工信部已經公佈了五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其中陝西省入選9個:

第一批:寶雞申新紗廠(寶雞)

第二批:王石凹煤礦(銅川)

第二批:延長石油廠(延安)

第三批:紅光溝航天六院舊址(寶雞)

第三批: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蒲城長短波授時臺(渭南)

第三批:定邊鹽場(榆林)

第四批:耀州陶瓷工業遺產羣(銅川)

第五批:西安電影製片廠(西安)

第五批:西鳳酒廠(寶雞)

今年3月,陝西省也開始啓動工業遺產認定工作,已是國家工業遺產的項目,將直接認定爲陝西省工業遺產。

細看這份名單,很多都是名牌企業,比如西鳳酒廠、西影廠、延長石油,至今還在經營。有的是中國傳統工業的驕傲,比如耀州陶瓷……

但有一個名字,新鮮又陌生,那就是位於榆林市定邊縣的定邊鹽場。

△國家工業遺產·定邊鹽場

鹽這種東西,因爲太過日常,平時無人注意,但在某些特殊時候,它的重要性就凸顯了。比如,當新聞裡曝出老百姓搶貨囤貨時,鹽必定位列其中。

其實,在漫長的人類發展史上,食鹽不但是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東西,更是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圍繞食鹽的生產和銷售,經歷了一系列的制度變遷。

定邊縣的鹽場,就見證了這種變化,背後有很多有意思、有價值的故事。

養育中華民族的,除了適宜的水土資源,還有豐富的食鹽資源。

位於我國東部地區的主要是海鹽,將海水曬乾結晶便成鹽。江蘇省的鹽城市,餘華老師的故鄉浙江海鹽縣,都是因爲盛產海鹽而得名。

西南地區主要是井鹽,以打井的方式抽取地下滷水製成,比如四川的自貢市,就是“自流井”和“貢井”兩個鹽井的合稱。

而西北地區主要是池鹽,將鹹水湖的水引入畦壟,經過風吹日曬,便凝結成鹽粒。

池鹽有兩大產地:一個是山西的運城鹽場,因位於黃河之東,又叫“河東鹽”,主要供應中原地區和陝西關中地區。

另一大池鹽,便是陝北榆林的定邊鹽場。

定邊縣位於榆林市最西端,地處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漠過渡地帶,中間的窪地匯聚沙漠地下滲水和天然降水,形成一片鹹水湖羣,富含礦物質,古稱“大池”。

△定邊縣在榆林市的位置 圖|地圖帝

秦漢時期,大池開始製鹽。到了漢武帝時,爲了充實國力,將鹽場收繳爲國有,採取鹽業官賣制度,即在產鹽郡縣設置鹽官,組織老百姓製鹽,然後由政府統一收購、定價和專賣。

漢昭帝時期,曾有大臣建議取消鹽鐵官營制度,“毋與天下爭利”。但御史大夫桑弘羊(也是古代的理財專家)堅決反對,認爲鹽鐵官營是國家大業,保證邊關安全之本。

南北朝時期,北魏曾在該區域置大興郡,隸屬西安州(並非今天的西安),治所大興縣,就是今天定邊縣。西魏廢帝三年(553年),改西安州爲鹽州,直接道出產鹽的特點。

隋唐時期,定邊大鹽池名叫“烏池”,從隋文帝開皇三年到唐玄宗開元初年的130多年,統治者爲休養生息,免徵鹽稅,開採規模逐漸擴大。

但是“安史之亂”後,朝廷財政陷入困境,又開始實行鹽鐵官營制,並逐漸形成“民制、官收、官賣、商運、商銷”的原則,官家卡住中間關鍵環節,便於徵稅,後代多沿用。

可以說,鹽是歷朝歷代財政的調節器,只要缺錢,“一抓就靈”。

△定邊鹽湖景緻

宋朝時,針對鹽業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專賣制度。比如,把全國劃分成不同區域,鹽商先向官府申請執照(叫做“引”),然後去鹽場支鹽,再運往固定區域銷售,這些區域便叫“引地”或“銷岸”。

這種由鹽商獨佔引地食鹽運銷的專賣制度,被稱爲“引岸制”,便利了朝廷管理和收稅。

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宰相蔡京又推行“鹽引法”,“引”分爲長引和短引,長引有效期1年,可銷往外地,短引有效期1季,銷往本地。

宋朝雖然經濟發達,但軍力孱弱,無法抑制周邊各民族政權的崛起。北宋時,西夏國建立,定邊的鹽池由西夏控制。西夏雄踞河套平原之地,有糧有鹽,延續近200年,直到被蒙古所滅。

△西夏時的鹽州

元朝末年,因爲朝政腐敗,官鹽賦稅重,價格高,引起老百姓反抗,揭竿而起。起義軍首領張士誠、方國珍,以前就是鹽販。所以,有史學家稱:“元代之亡,亡於鹽政紊亂。”

明朝時期,爲抵禦元軍殘部南下,在長城沿邊大量駐軍。西北地區更是對敵的前沿陣地,今天的定邊縣鹽場堡,當時就是明朝駐軍之所,堡即軍堡。

人口增加後,食鹽需求大,再加上軍餉所需,定邊的池鹽得到大面積開發,產量激增。據記載,正德元年(1506年),花馬池鹽產銷量接近3600萬斤,是明初洪武年間的12倍。

△定邊縣明長城遺址

因爲作戰需要,朝廷還用食鹽換取戰馬,時間長了,“換馬”被叫成“花馬”,所以定邊的鹽湖羣,便叫做“花馬大池”。相對的,隔壁寧夏的鹽湖羣,叫“花馬小池”。

陝西本來是“河東鹽”的引地,只能吃山西運城的池鹽,但隨着花馬池鹽的開發,隆慶四年(1570年),朝廷批准,將延安府、漢中府改爲花馬池鹽引地,後來又增加了鳳翔府。

清朝時期,隨着滿蒙關係變化,陝北之地的軍事地位降低。雍正九年,合併鹽場、磚井、安邊、定邊、柳樹澗五堡,設立了定邊縣,隸屬榆林府。

△清代陝西官鹽行銷區域圖

清代也採用食鹽引岸制度,定邊縣的花馬大池鹽,引地包括延安府、漢中府、鄜州(今富縣)等地。而鳳翔府(今寶雞)、興安府(今安康)屬花馬小池鹽引地。

民國二年(1913年),在花馬小池設置鹽池縣。1928年,寧夏省建立,鹽池縣屬寧夏至今。

其實,憑定邊鹽池在歷史上的地位,更應該叫鹽池縣,或者鹽州縣。

在中國近代史上,因爲陝北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定邊鹽場爲黨的經濟建設做出重大貢獻,被稱爲“紅色鹽池”,這也是它被評爲國家工業遺產的重要原因。

1934年,劉志丹等先輩建立陝甘寧革命根據地。同年在定邊縣創辦鹽場堡鹽場,以保障軍隊和根據地人民用鹽。當時定邊縣還不屬於根據地範疇,鹽場運營是隱蔽進行。

1936年6月,紅軍解放定邊,時任國民經濟部部長毛澤民,率團隊進駐定邊,組織鹽業生產和運輸,解決紅軍在陝北生活的物資供應問題。9月,決定開辦花定鹽業,建設儲鹽場。

國民經濟部還在中央機關報《紅色中華》上向全邊區發出《大家到鹽池馱鹽去》的通知。

△毛澤民被稱爲“紅色大管家”

抗戰爆發後,日本侵略軍控制了中國東部主要的鹽場,比如渤海岸的長蘆鹽場、江蘇的兩淮鹽場,老百姓日常生活受到極大影響。

食鹽成爲緊俏貨,定邊池鹽銷售到外地,爲根據地換取大量資金和緊缺物資。

1937年7月,陝甘寧邊區政府成立,在定邊縣設立西北稅務總局。可見,鹽是主要的稅收來源。

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說,“鹽是邊區用來進行外貿的主要物資,對邊區來說,鹽就是糧和布。”

△陝甘寧邊區生活圖

1938年後,日本侵略者攻陷山西運城,河東鹽被控制,中原的食鹽問題加重。爲救燃眉之急,時任國民政府鹽務總局總辦繆秋傑,建議調運定邊鹽池的食鹽。

國民政府通過辛亥革命元老何遂,聯繫上了葉劍英。因爲何遂曾擔任黃埔軍校教育部部長,和周恩來、葉劍英相熟。

葉劍英得到報告後,認爲現在是國共合作時期,這件事對鞏固抗日統一戰線有利,而將定邊鹽外銷,能夠換回邊區所需要的日用品,是件好事。

之後,國民政府在定邊設立了西北鹽務運輸處。食鹽銷售給國統區百姓,同時再運回棉花、棉布等。這是國共合作的一個成功案例。

△邊區政府集體食堂專用的鹽罐

1940年,國共關係發生變化,國民政府停發給八路軍的軍餉,並對陝甘寧邊區採取經濟封鎖,禁止布匹、棉花、紙張、藥品、鋼鐵等物品流入邊區。

爲解決困難,毛澤東提出“自己對手,豐衣足食”的口號,根據地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

1940年秋天,三五九旅四支隊1600多人,奉命從延安北上,到達定邊縣鹽場堡,開採食鹽,用以自救。戰士們在明代長城上挖修了175孔窯洞,紮下營盤。

三五九旅打鹽窯洞遺址,也是定邊鹽場申請“國家工業遺產”認定的重要遺存之一。

△三五九旅打鹽窯洞遺址

1941年1月,“皖南事變”發生,邊區財政遭遇空前危機。3月,八路軍三五九旅在王震帶領下,又開進荒無人煙的南泥灣,將其變成“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陝北好江南。

所以,定邊鹽場的開發,其實要早於南泥灣的開發。

1941年,毛澤東在《國民黨向陝甘寧邊區進攻的近況》一文中指出:“定鹽是邊區的經濟中心,地勢居高臨下,定鹽失則邊區失去西北門戶。”

據記載,1941年三邊(安邊、定邊﹑靖邊)新建鹽田1094塊,打鹽井168眼,產鹽62萬馱,創抗戰時期最高紀錄。到1943年,邊區稅收21655萬元,其中鹽稅8943萬元,佔比41.3%。

爲了將鹽運出去,也形成了一條從定邊經延安到西安的運輸線,帶動了沿途騾馬店(旅店)的生意興盛。那時候,主要的運輸力量是老百姓的小毛驢。

1943年1月,中央獎勵22位在大生產運動中表現突出的勞動模範,其中就有組織定邊鹽業生產的羅成德(時任三邊專區行政督察專員),毛澤東爲其題詞:不怕困難。

這句話也成爲定邊鹽場的精神寫照。

建國後,定邊縣有大大小小13個鹽湖,其中鹽場堡鹽池最大,年產量一萬噸,主要供應周邊的陝甘寧晉等地。

當時的生產形式是“官督民產”,設在當地的鹽務站,根據各鹽湖情況,下達年產鹽任務,貸款給鹽民進行生產。所產之鹽,由鹽務站以每噸12元購回,補口糧4至5斤。

1960年,經陝西省輕工業廳批准,在原鹽務站基礎上成立了“地方國營定邊鹽化廠”。

但因爲技術不過關,化工生產不久就中斷了,工廠仍以人工生產原鹽爲主。總共約有1500人,除了少數正式職工,大多數是生產隊的社員,臨時僱傭來製鹽。

△鹽場堡位於定邊縣西北,隔壁就是寧夏鹽池縣

直到1972年,鹽化廠調入懂技術的四名大學生,才建成元明粉(硫酸鈉)和精鹽的生產線,結束了定邊鹽化廠沒有化工產品的歷史,但產量不多。

1976年,定邊鹽化廠建成了自己的辦公樓、修配車間,同時也修建了子弟學校、醫務所等,成爲定邊縣的重要工業企業。

在鹽化廠的帶動下,鹽場堡鄉政府也辦起了初級中學、供銷社、銀行營業所、鄉醫院等部門。隨着改革開放東風的到來,小鎮迎來了繁榮。

1984年,在陝西省石化局的支持下,定邊鹽化廠進行了技術改造,所產精鹽達到化工部頒發的標準。1985年,精鹽年產量可達3000餘噸,真正成爲鹽化工廠。

之後,又建立了一座年產元明粉1萬噸的車間,元明粉是合成洗滌、玻璃、造紙、染料等行業的重要原料,填補了陝西化工產品的一項空白。

△原三五九旅旅長王震爲鹽化廠題名

1994年,國家進行稅制改革,取消鹽稅,改爲徵收增值稅。至此,延續了2000多年、最古老的稅種“鹽稅”成爲歷史。

但這時候,和大多數地方國企一樣,定邊鹽化廠遭遇了經營困難。

一方面,鹽業勘察和開採技術發展,食鹽不再是緊缺品,市場處於供大於需的狀態。一方面,池鹽的提取工藝複雜,製作成本高於海鹽和井礦鹽,沒有競爭力。

隨着鹽業衰落,人口流失,曾經熱鬧的鎮子,也逐漸變得冷清。

2011年,定邊鹽化廠併入延長石油集團,改爲“延長石油定邊鹽化工有限公司”。當時,工廠有員工200多名,仍在1976年所建的兩座辦公樓裡辦公。

改組後,本來計劃啓動鹽化工項目,但因爲種種原因,2014年又停止了。

△定邊七彩鹽湖

2019年12月,第三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公佈,定邊鹽場成功入選,有了新的發展契機。

定邊鹽場的發展規劃:一是工業層面,提升鹽湖綜合利用,深度轉化鹽湖的鎂、硝、鹽資源。二是旅遊層面,把鹽場建設成爲鹽湖特色小鎮、陝西療養保健基地、紅色傳統教育基地。

定邊縣政府在鹽場堡修建了“三五九旅打鹽遺址”,樹立起一座標誌鮮明的紀念碑。而定邊的七彩鹽湖景觀,被稱爲“上帝的調色盤”,在旅遊者心中早有口碑。

2023年11月,定邊縣又與榆林旅投公司簽訂定邊鹽湖文旅康養小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如今,定邊縣的旅遊宣傳口號爲:走三邊、看花海、遊千年鹽湖、探塞上古堡。

池鹽是一種獨特而稀缺的資源,集結了自然景觀的壯美和人工生產的技藝,更有歷史文化的積澱,真要打造出來,的確是很好的旅遊勝地。

讓花馬大池重現昔日榮光,我們一起期待。

【原創文章,禁止抄襲和短視頻搬運剪輯,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