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投資陸股不再吃香 資金流向這些新興市場
原本還期望中國大陸大解封之後,經濟會出現井噴式的成長。但事與願違,大陸的經濟成長力道,卻不如外界所期望。還有美國對中國大陸全方位打壓,無論在政治、科技,甚至貿易各層面都有。利空籠罩下,投資人選擇不再押寶中國大陸。
路透社表示,部分資金流向墨西哥、印度、越南等,在全球製造業供應鏈當中,可取代中國大陸角色的國家。另外也轉進未來成長前景更加的市場,例如巴西就是其中一例。
專業投資管理ETF商品的業者Global X認爲,以往中國大陸出口的主導地位正在式微,其它新興市場國家正在填補這一個缺口,包括墨西哥、印度以及東南亞國家等。全球供應鏈出現變化,未來10年資金流動也會有所改變。
路透社統計,光是在今年第二季期間,投資標的以中國大陸爲主的共同基金,已淨流出6.74億美元。同時,有近10億美元流入中國大陸以外的新興市場。
若不計入中國大陸,以全球最大新興市場ETF的iShares MSCI Emerging Markets來說,主要成分股是鎖定臺灣、韓國與印度的企業,2023上半年有10億美元進駐並創下新高。
美國投資公司SEI指出,因中國大陸佔新興市場EM MSCI index指數近三分之一,故中國大陸是新興市場投資者最關心的主要國家之一。不過,拉丁美洲市場的成長性以及價值性都高、看好韓國和臺灣的科技業者,以及供應鏈在轉變等,都比在中國大陸投資好。
高盛的資料也顯示,截至7月中旬的過去12個月,外資購買亞洲除中國大陸以外的新興市場股票,金額爲390億美元,是自2017年以來,首次大於透過滬港通(Stock Connect)方式,要買中國大陸股票的資金。
根據基金評等單位晨星(Morningstar)的查訪,全球10大主要以中國大陸市場爲主的基金,較2021年高峰期的規模相比,平均縮水4成左右。以UBS有名的這檔中國機會股票基金(China Opportunity Equity Fund)來說,截至6月底,資產已縮至45億美元,只剩下2021年元月的25%而已。
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GIC坦言,已慢慢將資金轉移到受益於全球供應鏈變遷的產業與國家,基本上也就是大部分已從中國大陸轉到墨西哥、印度、印尼,還有越南等國家。
美國波士頓投資諮詢業者Cambridge Associates表示,在過去6到12個月期間,幾乎沒有投資者對中國大陸爲主的基金感興趣。相反地,資金流向其它亞洲各地,像是日本等。今年以來,陸股滬深300指數表現持平,日本日經大漲25%,美國標普500也上漲近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