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好食機 2030亞洲養生食物鏈1.5兆美元起跳
根據PwC、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和新加坡官方色彩濃厚的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的統計,到2030年,亞洲購物支出將可望多增一倍,超過8兆美元。至於養生食品、永續食物、替代蛋白甚至線上購物方面,都將愈來愈吃重。
永續食物是從ㄧ開始取得食物材料後、繼而加工生產、包裝到配送物流,都有把人類健康,降低環境負擔,與保護地球等永續經營因素給考慮進去。
此外,鑑於傳統肉蛋奶等蛋白質生產模式的不持續性與效能不高,且會導致氣候異常變化與環境污染等問題。因此,植物蛋白就躍身爲目前替代蛋白的首選。科技日新月異下,未來甚至微生物也可能成爲人類蛋白質主要來源之一。
更佳健康的飲食習慣正在增加,愈來愈多亞洲消費者願意花錢在對身體好的食物上。但是,正當全球努力避免糧食短缺與氣候異常造成影響時,又冒出新冠病毒來攪局,很多亞洲地區居民的飲食與購物習慣因此改變。
目前看來,最晚到2030年時,亞洲區養生食物鏈的總規模可望上看1.55兆美元。這塊大餅也成爲許多家族企業、風投、私募股權,甚至主權財富基金等所覬覦對象。
因爲擔心外食染疫,在家做飯變成一種趨勢,民衆使用水果與蔬菜取代紅肉與減少糖分攝取。據統計,過半數亞洲消費者表示,願意花錢購買品質佳與對健康好的養生食物。其中,中國大陸的民衆高達90%,香港也有70%。
雖然亞洲居民對傳統動物的蛋白質需求還是很多,但肉類攝取量似乎有年年減少趨勢。另一方面,對素食與替代蛋白卻與日俱增。因爲很多現代養生食品是從西方國家飄洋過海來亞洲的,因此,價格不便宜下,也會影響一些想要改變飲食習慣的意願。
至於購買習慣上,拜新冠疫情之賜,線上購物於雨後春筍般冒出,亞洲當然也不例外。預計到2025年,線上購物在東南亞規模將有200億美元,在中國大陸更將高達30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