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院民調:73%民衆願爲臺而戰 未受俄烏戰爭動搖

圖爲海軍陸戰隊66旅日前於三軍聯訓基地實施飛彈射擊。(軍聞社)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安全雙週報」刊載民調顯示,民衆「自我防衛」決心未因俄烏戰爭動搖,有約73%願爲臺灣而戰,且有過半數(54%)民衆對國軍防衛臺灣的能力有信心,有助於推動國防軍事改革。

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日前發佈最新一期「國防安全雙週報」,中共政軍所研究員李冠成以「俄烏戰爭下臺灣民衆自我防衛意識的持續與變遷」爲題,委託政治大學電訪民調,分析是否影響臺灣民衆抗敵意識。

李冠成指出,透過媒體不斷的報導,俄烏戰爭一方面誘發了人們對戰爭厭惡的負面情緒,但隨戰事延長,也看到烏克蘭以小搏大、頑強抵抗的真實故事。

根據民調結果,李冠成分析臺灣人的「自我防衛」決心未曾動搖,例如在去年9月訪問中,針對如果中共真的武力犯臺,有75%民衆表示願意爲臺灣而戰;今年3月調查中,有約73%願爲臺灣而戰,可見俄烏戰爭並未撼動臺灣民衆的防衛決心。

這份民調報告指出去年9月時,約58%受訪民衆表示對國軍防衛臺灣的能力有信心。俄烏戰爭爆發後,以相同問題再度詢問受訪者,發現仍有過半數(54%)民衆對國軍防衛臺灣的能力有信心。儘管信心比例略微下滑,但仍在調查的抽樣誤差範圍內。

李冠成也提到,國軍首梯新制教召近期落幕,號稱「史上最硬教召」,多數民衆持肯定態度;此外,近期也出現贊成延長役期或恢復徵兵制的廣大聲量,雖然役期延長未必等同戰力提升,但上述輿論皆是民衆防衛決心具體展現。

李冠成表示,俄烏戰爭對臺灣國防民意影響較大的是,民衆對美國出兵協防颱灣的信念。去年9月民調問受訪者「如果兩岸發生戰爭,請問您認爲美國會不會出兵幫助臺灣」,當時回答「一定會」和「可能會」 比例合計57%,但今年3月民調結果顯示,認爲美國會出兵協防颱灣的比例下降至40%,意味俄烏戰爭爆發後,臺灣民衆對盟友協防態度轉趨保守。

這份民調進一步分析,在控制美國「會」出兵幫助臺灣的條件下,對國軍防衛「有」信心者中,有 95%願爲臺灣而戰;但在對國軍「沒有」信心的受訪者中,願上戰場的比例只有 65%,差距高達 30%。若控制美國「不會」出兵幫助臺灣時,對國軍防衛「有」信心的受訪者中仍有近 9成(89.8%)願意上戰場;對國軍防衛「沒有」信心者,願爲臺灣而戰的比例下滑到 60%。

李冠成指出,上述結果顯示,不論美國是否出兵助臺,對國軍防衛能力的信心都與自我防衛意識呈現明顯的關聯。未來民衆對國軍防衛臺灣能力的信心,將超越「美軍協防」,成爲影響國人抗敵意識的關鍵因子。

這項電訪民調於3月9日至13日間進行,調查對象爲20歲以上成年人,共完成1080份成功樣本,包括市話756份、手機324份,在95%信心水準下,最大可能隨機抽樣誤差爲正負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