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科幻災難?同期票房前3卻被羣嘲,《749局》黑熱搜讓導演破防

好久沒看到一部國產片霸榜熱搜了!

不過,是片方想撤的那種熱搜——

#難看。

難看的片不少。

但能讓這麼多人一起難受,不吐不快的片,今年(目前)也就只有它了——

749局

在上個月,Sir還給了這部片4星的期待值。

雖然陸川的《九層妖塔》還歷歷在目,雖然電影一度資金斷裂、製作中斷,雖然放出的預告片令人捉雞……

但不期待好像也不行啊。

誰讓國產電影,一直沒有像樣的怪獸片。

據說是曾經涉密單位的“749局”,也引人遐想。

所以從這個項目開拍至今,網友就一直呼籲趕緊擡上桌來,豆瓣想看人數突破兩萬。

什麼概念呢?比其餘的全部國慶檔加起來都多。

熱度靠後的《爆款好人》《熊貓計劃》更是連它零頭的零頭都不到。

所以你懂嗎?

就是那種你已經預判了它的質地,又不得不去嘗一口的感覺——

先說好的地方。

這個比較短,放前面說。

個別鏡頭還是有震撼效果的。

比如,類似《侏羅紀公園》的749局,類似於《沙丘》沙蟲的零號生物真面目,還有類似於《異形:契約》的宗教性場景。

而本片最佳的部分。

就是它的概念圖。

就像有的項目,最好的狀態是它的PPT階段——

最好的《749局》,就是沒上映的《749局》。

一看成片,好傢伙,原來是照騙。

電影的概念是好萊塢常見的超能力。

但放在中國,它有個曾經轟動一時、敏感又隱晦的說法——

人體特異功能。

749局把馬山(王俊凱 飾)抓了。

接着,就開始虐待馬山,美其名曰:訓練。

然後,就設計讓馬山逃跑。

然後,又開始抓馬山。

再然後,抓不着,就算了。

最後,馬山(也不知道怎麼就被坐輪椅的養父找到了),在養父的追問下,才終於說出自己的終極生活夢想是:

“我就想過打遊戲的生活。”

再沒多久,全憑周圍親朋好友的勸解,他又想開了,自願報效國家。

抱歉Sir接連使用那麼多“然後”,因爲劇情講得也很卡殼,一般人是捋不順的。

總之你大致可以想象一下《X戰警》,召集一羣有超能力小孩,搭建了“超能小孩訓練班”。

超能力有了。

但遺憾的是,想象力,沒有。

所以這羣小孩是怎樣表現特異功能的呢?

馬山,會長翅膀,會飛;

夏嫿(苗苗 飾),會隔空移物,在電影裡使用了她最大的超能力,就是把水杯移到了馬山面前;

喪妹(任敏 飾),會物體懸浮,她在電影裡展現的能力,就是把蘋果懸浮起來了。

而,這些超能力,在後面打大鳥時,壓根沒有呈現。

都說契科夫之槍,是隻要第一幕出現了槍,那麼必然就會開火。

而《749局》的陸川之槍就是——

我放了一把槍,嘿我又放一把槍,嘿我再放一把槍。

你猜怎麼着,我就是不開槍。

最後這些怪鳥,以主角開大招的方式,清屏秒殺了。

所以,749局其他的特異功能孩子,主要是起到一個裝飾效果?

想象力的貧乏、陳舊,再加上缺錢,導致這樣以怪獸大片作爲定位的電影。

怪獸單一。

打怪獸的形式無聊。

劇情又讓人摸不着頭腦。

想要好看,很難。

在陸川的採訪裡,有這樣的一段心路歷程——

△ 採訪來自《時尚先生》

如今,是“餿了”還是“香醇”?

看來都不是。

它既不是快餐,也不是佳釀。

而是打一開始,這味就沒對過啊。

你甚至可以想象到,就算這部片幾年前能上映,就算預算再充足一點,口碑也依然會是災難性的。

一句話——

《749局》的內核是什麼?

《E.T.外星人》和《哥斯拉》是反冷戰。

前者的政府和科學家試圖通過解剖外星人掌握新科技,後者則是核試驗的產物。

《異形》有生殖隱喻和宗教意味。

△:《749局》有個類似場景

《黑客帝國》是“缸中之腦”哲學命題的具象化。

《749局》則是要素過多,但什麼也深究不了。

而且越混搭,就越雷人。

就算是被罵的《九層妖塔》,故事還能找到一個固定的指向——

是在一個蠻荒、混沌的年代裡,各種魑魅魍魎橫行下的隱喻。

△ 沒有爲《九層》洗地的意思

而到了《749》,就全方位錯亂。

道具、場景、人物對話中,你能發現時代烙印。

比如,牆上的名言警句的書法,有一處的落款就有錢學森。(坊間傳說,749局與錢學森也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除此之外,便是無處不在的“毛體”詩詞;

牆上貼的紅字——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紅色的窗簾,壓着玻璃的老木頭桌子,局長手裡老幹部的報紙與保溫杯。

都表明了749局的特殊背景,以及導演對60、70年代的重塑。

但這些和故事有什麼關係?

導演對此背景的態度又是什麼?

全都沒有交代,讓一系列的打鬥和特效,都成了無頭蒼蠅一樣東飛西撞。

反觀深入人心的《三體》,也有同樣的時代背景。

但作者劉慈欣的態度是明確的,與故事也是融爲一體的——正是毀滅性的人爲災難,纔有了葉文潔對人性的絕望,按下了啓動整個故事的按鈕。

在一些採訪中,陸導說這個是自己八年來的心血,更是砸鍋賣鐵都要將它送上大銀幕的作品,爲了回憶自己入伍參加749局工作的經歷。

但如今看來,這段獨特的經歷,不回憶也罷。

片中有一段,在局長要所有749局的人寫好遺書,並說出“死誰都是應該的”時,終於淚流滿面。

這些,觀衆終於理解了爲什麼《749局》選擇國慶檔上映——

原來這是一部主旋律怪獸片。

在上映的第二天,《749局》分數5.0。

而今天,陸川怒發兩條微博,守護自己的主創與演職團隊。

#有什麼事兒衝我來#的詞條,也登頂成功。

《749局》的開局和《上海堡壘》一樣,前一天拿下1億多的票房。

但在上映第二天後,票房開始下滑。

排片佔比還在增加,場均人次直線減少。

有人說《流浪地球》打開了中國科幻的大門,《上海堡壘》關上了,現在《749局》又關上一次。

Sir能理解這種憤怒。

但問題是,就算沒有今天的《749局》,除了《流浪地球》(及其第二部)之外,拿得出手的國產科幻又在哪呢?

這裡倒沒有爲《749局》找補的意思。

Sir想說的是——

打開一扇門值得歡呼。

但一扇門後,還有重重大門。

陸川比郭帆大了一輩,也不是拍科幻出身,所以與其說《749局》是在《流浪地球》之後,不說是國產科幻的前“流浪地球”平均水準。

這也是爲什麼觀衆在評價《749局》時反覆提到“陳舊”“過時”。

國產科幻的未來,需要更年輕的、懂科幻的導演,需要電影工業全面的升級。

這些,都無法在《流浪地球》的成功後,快速地涌現出來。

所以有的,只是像《749》這樣的飢渴代餐。

難吃,也有大把人在搶着嚐鮮。

別人是同行襯托。

它全靠找不到同行。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