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內卷”行情下仍堅持擴產 正信光電赴港IPO謀“輸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曹恩惠 上海報道

一家老牌光伏組件商,在行業競爭最激烈的時刻,不得不謀求更大的融資。

今年6月底,港交所受理正信光電的招股書,這家成立已經長達18年的光伏組件企業開始了上市之路。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早在2016年,正信光電已經掛牌新三板。但自掛牌以來,該公司僅在2021年通過定增募資1000萬元,發行對象爲常州市金壇區正信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金壇正信)。該公司後更名爲正信光電產業投資(宿遷)有限公司(下稱正信產業),目前爲正信光電第一大股東。

財務數據顯示,正信光電近三年來業績波動起伏,累計實現淨利潤爲2.16億元。且受光伏組件價格持續下跌的影響,其核心業務的毛利率則面臨下滑的風險。

在此次赴港IPO前夕,正信光電獲得宿遷地方國資突擊入股。而在眼下組件市場極度“內卷”的時刻,該公司能否成功上市融資,將左右着其未來的發展進程。

深度綁定宿遷地方國資

正信光電的官網寫明:該公司成立於2006年,2007年進入光伏行業。總部位於江蘇宿遷,是一家專業從事太陽能光伏組件研發、生產、銷售,並提供光、氫、儲系統解決方案及BIPV、屋頂光伏、地面光伏解決方案的高科技新能源企業。

目前,正信光電總產能10GW,在常州、宿遷和大理建設了三個生產基地,並計劃在中國及印度尼西亞新建生產基地以擴大產能。

從上述信息中不看看出,正信光電的“腹地”在江蘇宿遷。

宿遷,是目前國內重點發展光伏產業的地方之一。興起於天合光能擴產項目的落戶,該市逐步打造了一條“光伏大道”,將天合光能、阿特斯、正信光電等光伏企業聚集於此。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詢宿遷公開的官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該市晶硅光伏產業年產值分別爲117.6億元、355.7億元、680.37億元以及805.4億元,呈逐年上升的勢頭。

在本輪國內光伏產業擴產潮中,光伏企業與地方政府深度綁定的現象並不少見,正信光電便是一例。

2021年,正信光電發佈定增公告,擬向金壇正信發行500萬股股份,募資1000萬元。參照此次交易,該公司整體估值約爲11億元。

而企查查提供的信息顯示,金壇正信成立於2011年4月,註冊資本2億元。2023年12月11日,該公司迎來了住所、名稱和經營範圍的變更。其中,名稱變更爲正信光電產業投資(宿遷)有限公司,住所則由常州市金壇區遷往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此外,根據股權結構,正信產業持有正信光電36.84%股份,爲第一大股東。

如果說,第一大股東的信息變更是正信光電“遷入”宿遷的一種證明。那麼,宿遷國資的入股,便直接說明兩者之間的“融合”。

2024年6月15日,正信光電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正信產業與宿遷廣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宿遷廣業)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正信產業向宿遷廣業轉讓持有的公司11058.2366萬股股份,佔公司股本總額的20%。

6月27日,上述股權完成過戶,正信光電的控股股東由正信產業變更爲正信產業和中國正信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宿遷廣業爲第三大股東。

穿透股權,宿遷產業由江蘇弘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00%持股,而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則是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就在股權過戶後的第二天,正信光電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說明書。

這也是今年第二例光伏公司赴港IPO——2024年1月,A股公司鈞達股份宣佈籌劃H股上市事項。

“內卷”行情下仍要擴產

正信光電主營業務包括光伏組件、光伏電站建設及運營。這其中,組件業務爲該公司主要營收來源,營收佔比超過90%。

2023年,正信光電組件出貨量爲2.7GW。該公司在招股書中引用艾瑞諮詢的排名稱,其爲全球第三大光伏組件專業製造商,但出貨量整體排名爲32位。

事實上,相較於同行業的競爭對手,正信光電的組件出貨量並不高。2023年,頭部垂直一體化光伏企業幾乎分食了全球組件市場絕大多數市場份額。例如,晶科能源、隆基綠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去年組件出貨量分別爲78.5GW、66.4GW、65.2GW、53.1GW,合計市場佔比達到了46%。

然而,產業鏈價格的波動使得正信光電去年業績有所下滑。

根據財報,該公司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35.88億元,同比下滑14.1%;實現淨利潤0.92億元,同比下滑38.4%。

在招股書中,正信光電還進一步提示了今年業績的風險:“我們截至2024年4月30日止四個月的收入較2023年同期有所減少。”而導致業績下降的原因包括:光伏組件平均售價較2023年同期有所下跌,光伏組件的出貨量較同期有所減少。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正信光電組件“量價齊跌”的背景下,該公司整體產能利用率並不高。

根據招股書,2023年,該公司常州、宿遷(一期)、大理三大生產基地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爲79.1%、78.0%、79.6%。

此外,最近三年來,正信光電正在遭遇組件銷售均價下滑的煩惱——2021年至2023年,正信光電在國內的光伏組件平均售價分別爲1.34元/W、1.58元/W和1.28元/W,同期海外組件的平均售價分別爲1.42元/W、1.72元/W和1.38元/W。

需注意的是,在溢價相對較高的海外市場,正信光電的組件銷售收入同樣萎縮。以2023年爲例,該公司海外市場出貨1.4GW,同比減少22.2%;實現銷售收入19.59億元,同比減少36.3%。

不過,雖然國內國外市場受到擠壓,但正信光電依然堅持擴產。

在招股書中,該公司表示,宿遷(二期)設計產能10.0GW,預計2024年底試產、2026年全面投產,總投資額約12.5億元。且該公司還計劃在印度尼西亞建設光伏組件廠,產能爲500MW,預計2024年第四季度投產。

值得一提的是,正信光電宿遷(二期)生產基地設計生產0BB技術的光伏組件,而印度尼西亞生產基地則生產TOPCon組件。同時,該公司還表示正在合作開發TBC、IBC等下一代組件產品。

實際上,在當前行業“內卷”、產業供需錯配的背景下,正信光電堅持大手筆擴產的策略必然面臨一定的風險。

“對於二、三線光伏企業而言,現階段最需要的就是‘儲備糧食過冬’。”一位光伏產業分析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不擴產就會死”的觀點依然爲大部分光伏企業所奉行,這也將拉長產能出清的時間跨度。